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水

龙水

①亦名龙泉水。即石沟水。今山东青州市南石沟河。《方舆纪要》卷35临朐县“石沟水”条引郭缘生曰:“石沟水下流,溢涸有时,亦谓之龙水。”

②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龙溪河(球溪河)。《寰宇记》卷76龙水县:“龙溪水从陵州仁寿县流入,过县入中江。至盘石县界。”光绪《资州志》卷2:龙水“在州西一百三十里。源出仁寿县山,经四眼桥,流环龙水废县,复绕珠溪场下至小三江口,与珠溪水合流,至大三江口,更十里入中江”。

③亦名龙溪河、仁寿河。即今四川仁寿县东之球溪河。《寰宇记》卷76龙水县:龙水溪“从陵州仁寿县流入,过县入中江,至盘石县界”。清道光《仁寿县新志》卷1记载:龙水“源出邑北龙王沟,由北门入城,穿南门而出,为蟠溪,又东北经向家坝受回龙桥水,又东受响水滩水,又东受朱家桥水,又东至游子寺受婆支水,又北至宋家庵受马溪水,又东至辜家坝受禄水,又东南至孙家坝受通江水,又东至清水寺受清江水,又东北至白土镇(今名北斗)为兰溪,又东经资州四眼桥,至球溪入沱江”。


猜你喜欢

  • 摸达城

    即昏驮多城。隋西域护密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唐龙朔初为鸟飞州都督府治所。

  • 浮梁州

    元贞元元年 (1295) 升浮梁县置,属饶州路。治所即今江西浮梁县。明洪武初复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浮梁县置,治今江西省浮梁县。属饶州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和浮梁县。明洪武初降为县。

  • 玉渊

    即玉渊潭。在今江西星子县庐山栖贤寺侧三峡涧中。《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玉渊“在栖贤寺门外。张孝祥书‘玉渊’二字”。清同治《江西通志》卷60南康府:玉渊潭“诸水合流奔注潭中,惊波喷空泻下三峡。潭上有白

  • 五水关

    ①在今河南商城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五水关“以五水合流于关下而名。旧为隘口,可以守御”。②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忤水关。《方舆纪要》卷77随州:五水关“在五水山下,亦作仵水关”。

  • 东永安县

    北魏孝昌中置,为泰宁郡治。治所在今山西沁水县西北二十五里固镇村。北齐改永宁县。古县名。北魏孝昌中置,治今山西省沁水县西故城镇。为泰宁郡治。北齐废郡改县名永宁县。

  • 崞山

    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北二十里。《魏书·世祖纪》: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葬惠太后于崞山”。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北。西汉以此山名县。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葬惠太后于崞山;又太和元年(

  • 句漏县

    即苟屚县。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宋书·州郡》:交趾太守有“句漏令,汉旧县”。

  • 竹敦城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魏书·司马悦传》:萧衍豫州刺史马仙琕等“于三关南六十里因山起城,名为竹敦”。《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北魏取三关,“上遣马仙琕筑竹敦、麻阳二城于三关南。司马悦遣兵攻

  • 资田郡

    北周置,为亭州治。治所在盐水县 (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二百里清江北岸)。隋开皇初废。北周置,治盐水县(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部、恩施县东北部、巴东县南部。隋

  • 辱水

    即今陕西延川县北秀延水。《山海经·西山经》: 乌山 “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右纳辱水……俗谓之秀延水。”见“清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