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盖山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二里。《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龙盖山“在县东二里。县之主山也。与繍林,马鞍为三峰,俱错列江滨。《水经注》:‘大江右有龙穴水口’。今龙盖山上有石湫,号龙穴水,下流入江。相传唐李卫公征萧铣,取道江陵,屯兵于此”。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二里。《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龙盖山“在县东二里。县之主山也。与繍林,马鞍为三峰,俱错列江滨。《水经注》:‘大江右有龙穴水口’。今龙盖山上有石湫,号龙穴水,下流入江。相传唐李卫公征萧铣,取道江陵,屯兵于此”。
在今河北唐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唐县注引应劭曰: “唐水在西。” 《水经· 滱水注》:“ (唐) 城西又有一水,导源县之西北平地,泉涌而出,俗亦谓之为唐水也,东流至唐城西北隅,堨而为湖,俗谓之唐池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蒲犁谷 (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石头城遗址)。西域古国名。都蒲犁谷(今新疆莎车县西南)。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属西域都护府。三国魏晋属西域长史府
即今湖南花垣县西南四十四里茶洞镇。昔称“乍董”,苗语意为 “汉人住地”,因有汉人居此而得名。后音译为 “茶洞”。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谓茶洞城 “背负峻岭,面临绝壁,西接秀山,南邻松桃。谚云: ‘一
即今广东曲江县(马坝镇)。清同治《韶州府志》卷11曲江县有“马坝墟”。1966年曲江县迁治此。集镇名。(1)在安徽省芜湖县东北部、青弋江东侧。六郎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90。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水域
元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阿富汗北境昆都士南汗阿巴德。即今阿富汗北境昆都士南汗阿巴德。元时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北。《清一统志·柳州府一》: 定清江 “在来宾县北五里。源出清泉堡,东南流入红水江”。
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北六十里。矿藏主要有铅、锌、金、硫磺。宋代始开采白银。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收归官办,以开采铅锌著名。
东晋时,为避桓温讳,改宛温县置,为兴古郡治。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南朝梁末废。古县名。东晋时桓温改宛温县置,治今云南省砚山县北小维摩附近。属兴古郡。南朝梁废。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东汉改涅县。即“涅县”。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三十里。民国 《房山县志》 卷3: 狮子崖 “两峦一脉,南北相通,北高南低,北为大狮作卧形,南为小狮作蹲形,左右相顾,眉目口鼻,宛然通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