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祗山
在今湖北竹山县南。《寰宇记》卷143竹山县:龙祗山“在县南二里。古老相传,昔有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 身上毛生碧绿色, 白日升天”。
在今湖北竹山县南。《寰宇记》卷143竹山县:龙祗山“在县南二里。古老相传,昔有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 身上毛生碧绿色, 白日升天”。
又称狄公祠。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五里孔庄北。《元和志》卷16贵乡县:“狄仁杰祠在县东南四里。为魏州刺史,百姓为立生祠。”《明一统志》卷4大名府:狄梁公祠“在府城南门外。唐梁公狄仁杰尝为魏州刺史,有异政,民
北齐置,在今山东郯城县北。王仲荦 《北周地理志》 卷8引 《严□顺兄弟造像记》: “前尚书严□顺兄弟仰为亡考宁远将军东海太守当郡都督带郯城戍主敬造龙华四面龛像,天统元年五月十五日。”
①明置,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乡南。《方舆纪要》 卷61响水堡: “其南又有新添堡,成化中所置也。” 后废。②明置,属甘州中卫。即甘肃民乐县西北新天乡。《皇明职方地图》 卷中甘肃镇边图有新添堡。③即今甘
又名新村。即今河北河间市西北十五里兴村乡。清于此设经制外委。集镇名。在河北省河间市西北部。兴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090。元代建村名新村,后改今名。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棉花。有冶炼厂。沧保公
1914年由岱北道改置,属山东省。治历城县 (今山东济南市)。辖境约当今山东无棣、阳信、乐陵、商河、济阳、齐河、济南、长清以东,东营、垦利、博兴、桓台、淄博市西部、莱芜以西,肥城、泰安、新泰以北地区。
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3西凉录:西凉建初六年(410),“沮渠蒙逊率骑来攻,暠遣世子歆及别将朱元虎御之,战于马庙,歆败”。《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胡三省注:“古者祭马祖,后
即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清宣统元年(1909)设同普委员管辖,属四川省。宣统三年(1911)置同普县。
即今山东聊城市南二十六里李海务镇。清《乾隆内府舆图》:聊城县南有李海务闸。同治七年(1868)张宗禹率领西捻军在此抢渡运河,遭到失败。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南。清同治七年(1868年)张宗禹率领西
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平羌县置,属龙游县。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四十里岷江东岸。
又作斜谷。褒斜道之斜谷段。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后汉书· 刘焉传》: 刘焉据益州,“任(张)鲁以为督义司马,分别部司马张修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