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颈山
在今广西荔浦县北。《方舆纪要》卷107荔浦县:龙颈山在“县北一里”。
在今广西荔浦县北。《方舆纪要》卷107荔浦县:龙颈山在“县北一里”。
即今辽宁清原县东北南山城镇。《清史稿·地理志》 柳河县: 官商路五,“西由南山城子赴开原”。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柳河县:“县属南山城子,距柳河县市西南一百二十里,北山城子之南八十里。”
唐武德八年 (625) 置,即今江西贵溪县。《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贵溪县: 雄石镇 “有巨石雄踞溪浒,因名。俗呼阵石。《志》 云,镇在唐末为江闽要冲,常置镇遏使于此宿兵守卫。五代时杨氏、李氏相仍置
即1935—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析置靖边县。治所在青杨岔(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镇)。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37年由陕西省靖边县东部析置。1938年初撤销,仍并入靖边县。
即今西藏定日县东之洛曲。《清一统志·西藏》: 罗藏布河 “在罗西噶尔城 (今定日县治) 东北。源出城东北诸山中,东流六十余里,合为罗楚河,……至罗西噶尔城东北……名罗藏布江”。南流注入朋楚藏布河。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杨庄镇。旧在清河县(今旧县)西三里仲家庄,亦名仲家闸。清康熙时以仲庄口与清口相直,水势冲激,改运口由杨家庄,于仲庄筑拦河大坝,而移闸于此,名杨庄闸。
在今湖南桃源县东五里。源出高崖山,东南流入沅。宋本《寰宇记》卷118武陵县:延溪,“《武陵记》云,延溪有柘树千余顷,枝条茂畅。昔有乌集其上,枝下垂着地,乌去,枝振杀之,群乌号啸,楚人取其枝为弓,名曰乌
西魏置,属丹水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北周废。
①即今河南息县。南北朝时为双方争夺要地。北魏于此置东豫州。《魏书·地形志》:东豫州“太和十九年(495)置, 治广陵城”。孝昌三年(527)属梁,相继置西豫州、淮州于此。《周书·宣帝纪》:“梁士彦拔广
即今河北博野县北四十里小店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博野县图:北有小店村。(1)在河北省博野县北部。面积34.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小店,人口3320。河边有店,村以店名。1953年设乡,
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龟兹境也,一曰郁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