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巴校尉
即“护三巴校尉”。
即“护三巴校尉”。
即“惕隐”。
三官之合称,汉置,指少府的属官考工室、右工室、东园匠,掌制器物。《汉书·贡禹传》:“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注:“师古曰
清代县衙公人分班之一。司刑狱。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山林之吏。《左传·昭公二十年》: “山林之木,衡鹿守之。”衡通林。鹿通麓。《说文解字》卷六: “鹿,守山林吏也。”官名。周设此官,掌守山林。《左传·昭会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
官名。西晋、北朝与右中兵郎互称,为尚书省右中兵曹长官。参见“右中兵郎”。
见“诏”。①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党政军最高指挥者,由国民党总裁充任。见“国防最高委员会”。
官名。金上林署所属有同乐园,以管勾二人主管。
东汉御史台与尚书台合称。《后汉书·陈忠传》: “言事者见杜根,成翊世等新蒙表录,显列二台”。时杜为侍御史、成为尚书郎,分隶御史、尚书二台。1、东汉称侍御史和尚书郎为二台。《后汉书·郭陈列传》:“杜根、
见“司钥章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