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有司

三有司

西周时司徒、司马、司空的合称。有司,谓掌事人员,金文作“有��”。《裘卫鼎一》说:“迺令叁有����土邑人逋,��马頍入邦,��工陶矩……”(《文物》1976年第5期)。三有司的地位高于司寇、司士。

猜你喜欢

  • 尚书驾部郎

    即“驾部郎”。

  • 川滇边务大臣

    见“边务大臣”。

  • 大方伯

    明朝左右布政使之别称。

  • 国用参计所

    见“国用司”。官署名。即“国用司”,见该条。

  • 某宫副使

    官名。辽置,见“十二宫宫官”。

  • 宣政院客省使

    官名。元朝置。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秩从五品,置二员,下设副使一员。

  • 司赋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司赋上士佐官,正二命。

  • 县推司

    吏员名。宋置,佐助知县审理狱讼。

  • 都内狱

    监狱名。东汉置,《后汉书·窦武传》载:“有诏原李膺、杜密等。自黄门北寺、若卢、都内诸狱系囚罪轻者皆出之。”注:“都内,主藏官名。《前书》有都内令丞,属大司农。”沈家本《狱考》按:“都内狱惟见此《传》。

  • 校人

    官名。周朝置。① 掌马政。马官之长,春秋鲁国有此官。《左传·哀公三年》: “校人乘马”,“命校人驾乘车。”《周礼·夏官》有校人,郑玄注: “校人,马官之长。”②主管沼泽池塘的小吏。《孟子·万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