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兵参军

中兵参军

官名。两晋南北朝诸公、军府僚属之一,亦作中兵参军事。掌本府中兵曹事务,兼备参谋谘询。西晋末司马睿始置于丞相府。东晋南北朝沿置。唯东晋末至南朝宋改置中直兵参军,兼领中兵、直兵二曹。南齐、梁、陈则分置中兵、中直兵参军。北朝唯置中兵参军。其品位随府主地位高低不等。有以将军、太守兼领者。北周以后不置。


官名。梁代皇弟府、皇子府、庶姓公府皆置此官,前二府的中兵参军为“六班”,庶姓公府的中兵参军为“五班”。梁武帝天监七年,徐勉为吏部尚书,定官员等级为十八班,班多者为贵,如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为十八班,为最高班。在同班中,上者贵,下者贱。班即阶。北齐大将军、大司马等府属官有中兵参军。见《隋书·百官上、中》。

猜你喜欢

  • 主酪

    杂任职名。唐置,太仆寺典牧署员额七十四人,太子仆寺厩牧署有三十人,主奶酪之事。

  • 辅军将军

    官名。三国蜀置。《三国志·来敏传》:“后主践阼。(来敏)为虎贲中郎将,丞相(诸葛)亮住汉中,请为军祭酒、辅军将军。”东晋亦置。杂号将军名,三国蜀置,掌征伐。《三国志·蜀书·来敏传》:“丞相亮住汉中,请

  • 太庙博士

    官名。北魏置,管理帝王祖庙。见《魏书·礼志一》。

  • 整事大相

    官名。吐蕃官,又曰喻寒波掣逋,与副整事喻寒觅零逋、小整事喻寒波充等任国事。

  • 明远将军

    参见“十明将军”。

  • 王府管领

    官名。清置,亲王府四人,郡王府三人,秩正六品。掌王府文移及遣委之事。

  • 太夫人

    命妇名号。汉朝列侯之母称号。晋朝正式加以册命。宋朝臣僚封赠母、祖母、不问其存没,皆封太夫人,徽宗政和(1111—1118)后,已亡者追封皆不加“太”字。明朝规定,凡因子、孙任二品官者得封,但其丈夫若尚

  • 纛章京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护军统领”。

  • 视尚书事

    官名。西汉设置,见“领尚书事”。

  • 秃鲁花

    又译“睹鲁花”、“秃鲁华”、“秃儿合黑”。源于突厥语,含“质子”之意,指蒙、元怯薛中的散班。成吉思汗建怯薛,设秃鲁花八千户,从各级那颜子弟中择人充任。入元后渐废。怯薜中的散班。元太祖成吉思汗时建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