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第

中第

①选举制度用语。(1)秀才、孝廉等被荐举者“对策”后获得的中等成绩。南朝宋明帝泰始中(465—471) 规定,策试五条,答对三、四条者为中第。十六国后赵规定答策中第者拜中郎。北魏时“秀孝”策试中第者,原不授官,孝明帝熙平初(516—518),尚书考功郎阳固“奏诸秀孝中第者听叙”(《魏书·阳尼传》)。(2) 考课官吏时的中间等级。一般考为中第可仍留任原来官职。(3) 科举考试,考中者,亦称中第。②指士族内部较高门稍低的等级。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466) 设立郡国学,高允建议:“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高门,次及中第。”(《魏书·高允传》)

猜你喜欢

  • 直隶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直隶司郎中。清朝刑部所属直隶清吏司长官。乾隆六年(1741)设。满、汉各一人,正五品。掌司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刑部改为法部,遂裁。

  • 中仪

    唐朝礼部员外郎之别称。

  • 左猛贲大将军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左猛贲长官,置一人。

  • 州医学典科

    医学教官名。明清置,秩未入流,见“医学”。

  • 左千牛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朝十六卫之一,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左奉宸卫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中郎将二员,与右千牛卫统率亲近禁军,共掌侍卫宫禁及供御兵器仪仗,不领府兵。受朝之日,侍列于御座左、右,职任

  • 东京宰相府左平章政事

    官名。辽朝设,为东京宰相府官员,在右相下。

  • 芸省

    秘书省的别称,掌图书秘籍。宋代梅尧臣《宛陵集九·送刘成伯著作赴弋阳宰》诗:“遂除芸省郎,出治江上县。”参看“秘书省”条。

  • 四科取士

    汉朝选拔官吏的四项科目。《后汉书·百官一·太尉·掾史属》注“应劭《汉官仪》曰:世祖诏:方今选举,贤倿朱紫错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

  • 掌荼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征收茶草以供丧葬。《周礼·地官》: “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掌以时聚荼,以共丧事。征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官名。周设此官,

  • 礼俗司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属内务部。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官制,其职掌为:一、礼制;二、祀典行政;三、祠庙;四、宗教;五、褒扬节义,整饬风俗;六、保存古迹。司的主官为司长,下设佥事、主事。次年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