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京兆尹

京兆尹

官名。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之一。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改右内史置,职掌如郡太守。其地属京畿,为“三辅“之一,故不称郡。因治京师,又得参与朝政,故又有中央官性质。秩中二千石 (一说秩二千石),地位高于郡守,位列九卿。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都水、铁官两长丞。所典京师多勋臣贵戚,号为难治,历任此职者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以罪过罢。东汉迁都洛阳,以三辅陵庙所在,故不改其号,唯改其秩为二千石。十六国之前秦、后秦、北朝西魏亦于京师长安置之。北周初改为京兆郡守,明帝二年(558) 复改京兆尹。唐朝开元元年 (713)始改雍州为京兆府,雍州长史为京兆尹,为首都行政长官,秩从三品。又有少尹二人,助理府事。唐以后亦作京城地方行政长官惯称。


官名,西汉置,,俸中二千石,掌治京师,特奉朝请。周称内史,秦、汉因之,武帝建元六年分置左右内史,太初元年又改右内史名京兆尹,有两丞。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都水、铁官两长丞。京兆府在长安城内尚冠前街路东故中尉府。中兴后都洛阳,改河南郡为尹,因三辅陵庙所在,不改其号,只减其俸。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三辅黄图》。其后,十六国前秦后秦置,北朝西魏、北周置;隋沿置。唐开元元年改雍州长史为京兆尹,为首都行政长官。

猜你喜欢

  • 三州都巡检使

    官名。宋朝沿边溪峒有都巡检使。南宋时于海南琼管及归、峡、荆门等处,置水陆都巡检使或三州都巡检使,控制溪峒。

  • 右春坊右庶子

    官名。明清置,属詹事府,用作翰林官迁转之阶。

  • 大王

    1、王名。商、周时国君称王,如纣王、幽王、文王、武王等。战国时诸侯国国君称王,如秦王、赵王、魏王、韩王、楚王、齐王等。到秦末楚汉相争时,臣下对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皆称大王。《史记·项羽本纪》:“今沛公

  • 兵站局局长

    官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见“兵站总监”。

  • 公府侍曹

    公府诸曹之一。西汉丞相府设置,《汉书·陈遵传》记陈遵任公府掾史时“日出醉归,曹事数废。西曹以故事适(谪)之。侍曹辄诣寺舍白遵曰:‘陈卿今日以某事适(谪)’。”

  • 司虞中郎将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魏书·羯胡石勒传》: “(石虎)遣司虞中郎将贾霸率工匠四千,于东平冈山造猎车千乘。”

  • 九御

    ①后宫嫔嫱等女官统称。《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韦昭注:“九御,九嫔也。”《鲁语下》:“日入监九御, 使洁奉、 郊之粢盛。”韦昭注:“九御,九嫔之官,主粢盛、祭服者也。”②九

  • 官名。即太监。西周、春秋战国置。宫内侍御之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因令奄将宫人之美妾二十人并遗季。”陈奇献注: “奄,奄官。”《周礼·天官 ·序官》: “酒人,奄十人。”郑玄注: “奄,精气闭

  • 营缮大匠

    官名。见“营缮监”。

  • 左右司架阁库

    官署名。金置,见“架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