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亲王

亲王

爵名。其称始于南北朝,指皇族中封王者。《隋书·百官志上》:“陈承梁,皆循其制官”,“其亲王起家则为侍中”。隋朝以国王中皇伯叔昆弟、皇子为亲王,以别于嗣王。正一品。始置亲王府,并设官属。唐朝因之。玄宗开元(713—741)以后,亲王多不出閤,王府官益轻而员亦减。辽、金之亲王亦置府,设官属。辽朝常以亲王掌国政,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北、南枢密院等事。明朝,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位在公、侯之上。成年始就封地,设王府,置官属及护卫。太祖定制,亲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成祖以后,藩王势力日削,惟袭爵食禄而不治事。清朝为宗室封爵之第一等,位郡王之上。全称“和硕亲王”。凡宗室封爵授亲王者皆另加嘉名以别之,称赐号。如礼亲王 (全称“和硕礼亲王”,下同)、睿亲王、豫亲王等。此外,蒙古贵族之封爵,第一等亦为亲王。清制,诸王均不就藩。然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军机处成立后,又有任军机大臣者,职权甚重。有清一代,亲王用事,以摄政始,以摄政终。


皇室近支封王者为亲王。《隋书·百官上》:“陈承梁,皆循其制官……其亲王起家则为侍中。”亲王之名始于此。又《隋书·百官下》:“皇伯叔昆弟、皇子为亲王。”清朝以亲王为封号,且另加美名,如和硕亲王,为宗室爵号最高者。见《清史稿·职官一·宗人府》。

猜你喜欢

  • 记过

    官员或公务员降罚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规定,记大过和记过均为县知事惩戒的第三等。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以前规定,公务员考绩总成绩列第五等者得受记过处分。

  • 云南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置司中庆路(今云南昆明),设使、副使等官。隶御史台。二十四年罢,二十六年复置。二十七年,升为云南诸路行御史台。

  • 百人督

    官名。三国魏置。为统领百人的将领,位在牙门之下。蒋济为护军,主武官选举,货赂大行,时有谣言: “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官名,三国魏置,为统帅百人的军官。

  • 长公主

    1、皇帝的姐妹封长公主。《汉书·昭帝纪》:“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注:“师古曰:帝之姊妹则称长公主,仪比诸王。”2、公主之尊者加号长公主。《后汉书·皇后纪》:“汉制,皇女皆封县公

  • 服阕

    古丧礼规定,因父母死亡,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服阕。清朝之官员为父母,或祖父母居丧,丁忧二十七个月,服满释服起复原官,也称服阕。

  • 副知

    官名。知事之副贰。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始号,授苏弁度支郎中、副知度支事。

  • 郎中骑

    官名,西汉置,属郎中骑将,本掌守护宫殿门户,战争年代也掌征伐。《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赤泉严侯杨喜,以郎中骑汉王二年从起杜,

  • 札鲁花赤

    即“札鲁忽赤”。

  • 山虞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地官所属有山虞,每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中山下士六人;小山下士二人。主管山地的政令。北周地官府虞部下大夫所属有山虞中士,正二命;山虞下士,正一命。《唐六典·尚书工部》“虞部员外郎”条说

  • 管理钦天监事王大臣

    官名。清朝管理钦天监事务最高长官。乾隆十年(1745)设,特简。总领监务。钦天监原属礼部,至此,始为独立机构。官名。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设,地位在钦天监监正之上。参见“钦天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