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政局检讨官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置,掌讨论内外政事,数月后罢。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置,掌讨论内外政事,数月后罢。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太子右虞候率府为太子右清道卫,置为长官; 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右虞候率,玄宗开元 (713—741)初改定为右清道率府长官,置一员,正四品上,掌东宫内外昼夜巡警之
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铸太平天国钱币。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左罴卫长官,置一人。
即“平准行用交钞库”。官库名。元置,属路总管府。设官有提领、大使、副使各一人。
官名。清末新设职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组内阁,设会议政务处,置此职,以各部尚书充任。宣统三年(1911),改责任内阁,遂改设内阁总理大臣、协理大臣。
公人名。宋初置,见“散从直”。
官名。(1)唐制以县治与京都三府府治同城的县为赤县。京兆府所属有长安、万年二县,河南府所属有河南、洛阳二县,太原府所属有太原、晋阳二县,共为六县。赤县令掌赤县之政令,员额各一人,秩正五品上,高于一般县
宋朝功臣号。以赐诸班直将士。参见“功臣号”。
官名合称。指“太子旅贲中郎将”、“太子冗从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