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起居注
官名。北魏置,掌皇帝起居注之修撰,以文学之士为之。《册府元龟》卷五五四《国史部·总序》:北魏“置修起居注二人,以他官领之,而隶于集书省”。西魏沿置。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起居郎、舍人为寄禄官,另置起居院,以三馆、秘阁校理以上修起居注; 神宗元丰(1078—1085)官制行,改以起居郎、舍人为之,亦称修注官。金朝记注院置,掌记皇帝言、动,章宗明昌元年(1190)不以谏官兼,或以左、右卫将军兼,宣宗贞祐三年(1215)以左、右司首领官兼,为定制。
官名。北魏置,掌皇帝起居注之修撰,以文学之士为之。《册府元龟》卷五五四《国史部·总序》:北魏“置修起居注二人,以他官领之,而隶于集书省”。西魏沿置。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起居郎、舍人为寄禄官,另置起居院,以三馆、秘阁校理以上修起居注; 神宗元丰(1078—1085)官制行,改以起居郎、舍人为之,亦称修注官。金朝记注院置,掌记皇帝言、动,章宗明昌元年(1190)不以谏官兼,或以左、右卫将军兼,宣宗贞祐三年(1215)以左、右司首领官兼,为定制。
国民政府的内部机构。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二月置,设副官长一人(少将),高级副官六至八人(上校),副官八至十二人(中少校),差遣二十至三十人(上中少尉),特务员若干人,雇员若干人。处内分设四科:
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使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杀刘望于汝南,并诛严尤、陈茂。”
官署名。北魏置。《魏书·孙小传》: “迁给事中,绾太仆曹”。
官名。唐高宗龙朔三年 (663) 始置太子左、右谕德各一人,正四品下,掌谕太子以道德,随事讽赞,分隶左、右春坊。宋朝仁宗、神宗、钦宗为太子时皆置,以他官兼任。金朝置为东宫僚属,正五品,掌赞谕道德、侍从
宫廷给使名。辽置,属本班局。见“著帐局”。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前侍中士”。
官署名。即太子左内率府,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置,咸亨元年(670) 复名右内率府。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钟师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掌钟、磬的演奏,下设司钟磬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
官名。北魏末置,西魏沿置。亦作左厢大都督。《周书·贺拔胜传》: “以(贺拔)岳为持节、假卫将军、左大都督,又以征西将军代郡侯莫陈悦为右大都督,並为(尔朱)天光之副以讨之。”
指监察御史。唐代监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部,故号称“六察官”。官名。唐宋置, 即“六察御史”,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