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殿崇班
官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 置,为武臣阶官,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为正八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修武郎。
宋初武臣本官阶。淳化二年(公元991年)置,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易以武阶官之名,称修武郎。
官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 置,为武臣阶官,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为正八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修武郎。
宋初武臣本官阶。淳化二年(公元991年)置,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易以武阶官之名,称修武郎。
官名。见“尚书左选郎中”。
官名。北齐置,为侍卫武官,属领左右府,由刀剑备身正、副都督统领,负责侍卫皇帝。八品。武官名。北齐置,属领左右府,掌宿卫侍从。
官名。国民党政府置于区署,员额二至五人,在区长之下,分掌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等事项,由区长甄选训练合格人员中遴请县政府委派。若地方财力不足,得以一人兼任数职,而军事指导员则须由区国民兵队队附兼
官名。新莽更名大理为作士,典全国刑狱。东汉复称廷尉。官名,王莽改廷尉曰作士,掌刑法审判。属官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
官名。唐朝司天台置,与典钟共三百五十员,掌报更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 太子率更寺亦置,十二员。辽朝司天监沿置。内职掌名。唐置,属司天台,掌击漏鼓,与典钟合置三百五十人。太子率更寺亦置十二人。
地方行政区名。明清对世袭土官所管县之统称。以别于流官所辖之县,故名。广西、云南等省设有。与县平级,长官为土知县。其他职官及品级均同于内地之县,有县丞、主簿、典史等。其佐贰官多由流官充任。参见“土司”②
官署名。宋朝宗正司所属机构。徽宗崇宁元年(1102),南外宗正司、西外宗正司各置,供宗室疏属居住,并置学立师加以训导,设大、小学教授掌教学之事。南宋沿置,设教授及监门官。
左署为左中郎将署,右署为右中郎将署,其长官分别为左右中郎将,分别掌左右署郎持戟值班、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见《后汉书·百官志》。
官名。北魏置,六品上,为中军将军的属官。见《魏书·官氏志》。
见“都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