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制造库

制造库

官署名。清朝工部所属之办事机构。顺治元年(1644)置。十六年裁归内监局,本年改归工部。初以虞衡司员额管库事,乾隆十九年(1754)改为制造库郎中,设满洲二人、汉一人。下设司库、司匠各二人,库使二十二人,经承七人,分东西两科办事。所属有银作、镀作、皮作、绣作、甲作及帘子库、门神库等作库。掌制造册宝、车驾、仪仗、祭器、宫殿金铁饰件、帘幕、棕毡、更鼓与门神、门对等项,并兼掌循例颁给衣饰器用之物及查验都水司各项工程。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内务府。


官署名。清置,署工部,掌管五工:银工、镀工、皮工、绣工、甲工;凡车輅仪仗,展采备物,会銮仪卫以供用。其官有郎中、司库(正七品)、司匠、库使等。见《清史稿·职官一·工部》。

猜你喜欢

  • 北京行部

    官署名。明朝永乐元年(1403)始置。设尚书二人,侍郎四人,并置吏、户、礼、兵、刑、工六曹清吏司,各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及照磨、检校、司狱等。品秩同于六部,职掌略同于布政司。十八年迁都北京,遂罢。

  • 行宫副部署

    官名。辽置,见“行宫都部署司”。

  • 承宣厅副厅长

    官名。即“内阁承宣厅副厅长”。

  • 廷尉平

    官名。简称廷平,亦称廷评、廷尉评。廷尉属官。西汉宣帝地节三年 (前67) 因负责判案的廷尉史任重禄薄而增置,员四人,秩六百石。或说置左、右平二员。负责具体案件的审理,位次于廷尉正、监。东汉唯置左平。魏

  • 宣谕使

    官名。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置,以宇文虚中充任,掌宣谕河北、河东路。钦宗清康元年(1126),又以种师道为河北宣谕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又置,使宣谕淮南东路。后两浙西路、浙东福建路、

  • 左承务

    官名。即左司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左司郎中。

  • 丞相大将军

    官名,三国吴置,掌辅政,督中外诸军事。《三国志·吴书·孙峻传》:“权临薨,受遗辅政,领武卫将军,故典宿卫,封都乡侯。既诛诸葛恪,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进封富春侯。”

  • 建康正平监

    官名。梁代建康县旧置狱丞一人,天监五年(公元506年),诏依廷尉设官之制置正、平、监,选用士人充任,务使能胜任职务。三官每日轮流审理案件,若遇案情重大,则三官共同讨论决定,如有不同主张,则可写上各自的

  • 洛阳令

    官名,掌治其县,(见《后汉书·郡国志一》)。《后汉书·邓寇传》:“司隶校尉应奉、河南尹何豹、洛阳令袁腾并驱争先,若赴仇敌。”

  • 外宰相

    官名。回纥官,置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