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北军

北军

汉朝置南、北军,南军掌守卫宫城,北军掌京城长安的城防,由中尉统帅。武帝改中尉名执金吾,掌京城屯卫兵和长安城内宫城以外城区。北军有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每校少者七百人,多者数千人,校置校尉一人,主校兵。另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卫兵。东汉初,光武帝省中垒校尉,置北军中候,掌监北军五校(营)。五校为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声射。原胡骑并入长水,虎贲并入射声。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四》。


汉代屯卫京城的禁卫军之一。初以中尉统率的卫士组成。武帝时增设八校尉, 更名中尉为执金吾。《文献通考·兵考二》:“帝用兵四夷, 发中尉之卒,远击南粤,恐内无重兵,或致生变,于是创置七校尉,募知胡事者为胡骑,知越人事者为越骑,又取中尉属官所谓中垒者,进为校尉,凡八校尉。”至东汉,始以卫尉专管京师治安,北军省并胡骑、虎贲二营,改中垒校尉为北军中候,以监北军。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为北军的编组单位。

猜你喜欢

  • 六角

    匈奴官号统称。即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渐将王,统称六角。

  • 延祐元年

    (公元1314年)升正三品。七年(公元1320年)降正四品。至治三年罢废, 以控鹤六百三十人归中宫位下。泰定四年 (公元1327年) 复立司,秩仍正四品。设达鲁花赤、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各二人,知事、

  • 装饰帅

    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无定员,六品。

  • 同平章国计

    官名。唐朝宰相名号,指三省长官之外他官行宰相事者。《唐会要·名称》: 太宗贞观四年(630)“戴胄除民部尚书,与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同平章国计”。

  • 督漕科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办事机属。额设经承一人。

  • 左名曹员外郎

    宋朝吏部、户部、礼部员外郎统称。

  • 御史房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于尚书省都司置,掌纠弹御史失职,考校六察御史殿最。置簿籍记载六察御史纠劾之多寡当否为殿最,岁终取旨升黜。本房举发六察御史察而不当及失察不尽等事,岁终由都司考校。

  • 行台省工部尚书

    官名。唐高祖武德(618—626)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一员,正四品,掌同工部尚书,兼掌刑部事,九年罢。

  • 对换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注授差遣制度之一。又称对易、对替、两易、对移。凡官员因避亲嫌,或因罪被劾受轻罚者,得与其他官员换任。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亦称对移。官员因避亲嫌或因罪被劾受轻罚者, 得与其他官

  • 三台

    ①三公别称。《后汉书·杨震传》: “都讲取鱼进曰: ‘蛇鳝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太平御览》卷二○六引《春秋汉含孳》: “三公在天为三台。”②官署合称。汉晋指尚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