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六卫

十六卫

军事管理机构合称。唐朝以十二卫加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始称十六卫。掌禁卫。五代至宋沿之。唐朝后期渐存虚名。


军事机构的合称,隋唐皆置,又称南衙,掌宫廷宿卫。隋文帝开皇年间,置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御卫、左右候卫,合称十二府,统领禁军。隋炀帝时改“”为“”,并改“左右翊卫”为“左右卫”,改“左右屯卫”为“左右领军卫”;又增置“左右备身卫”和“左右监门卫”,合称“十六卫”;其中“左右备身卫”和“左右监门卫”不领府兵。唐朝沿袭隋制,但无左右御卫、左右候卫、左右备身卫。监门卫和千牛卫不领府兵,其他诸卫皆领府兵。每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共掌府卫事。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募士宿卫,取代卫兵;到天宝年间,成为虚名。到宋朝,仅存其名。见《隋书·百官下》、《旧唐书·职官三》、《新唐书·百官志·十六卫》。

猜你喜欢

  • 农工商部右参议

    参见“农工商部左参议”。

  • 举人

    选举制度。其称始见于汉,因由各地官吏荐举,故名。后俗称举人。专指科举制度中应贡举考试的各科士人。隋、唐时为进士科由官府特别是州、县、馆、监送往尚书省参加礼部或吏部考试者。宋朝举人登科即授官,应试不合格

  • 外夷通事

    官名。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隶鸿胪寺。以掌接待外国使臣及边远少数民族来朝之事。

  • 宾从

    周朝称诸侯宾客的随从官员。《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车马有所,宾从有代。”

  • 知左右巡

    官名。唐置,由监察御史二人充任,属御史台察院。其职掌是每月巡视刑部、大理、东西徒坊、金吾、县狱,不限次数,一月一代。开元以后以殿中侍御史为左右巡使,此职遂停。参见“左右巡使”。

  • 道德司

    官署名。西夏置,为掌管道教的机构之一。

  • 包衣大

    满语官名。意为“包衣头”。汉译为“内管领”。

  • 属令

    官名。新莽天凤元年(后14),王莽据《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属令属长,职如都尉。东汉废。官名。王莽置属令、属长,职如都尉,掌郡中兵马。子爵为属令,男爵为属长。大郡置令,小郡

  • 度支尚书

    官名。魏晋南北朝至隋初为尚书省度支曹长官。魏、晋、宋三品,梁十三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二品中,二十三年改三品,北齐三品,隋正三品。隋文帝开皇三年(583) 改名民部

  • 宫苑丞

    官名,金朝置,从七品,佐令掌宫廷修饬洒扫、启闭门户、铺设毡席之事。见《金史·百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