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千牛备身

千牛备身

官名。北魏置,掌执千牛刀,宿卫侍从。北齐时属领左右府,六品。隋朝属左、右领左右府,员各十二人,正六品。东宫亦置,属左、右内率,员八人,正七品。隋炀帝时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此亦改称“千牛左右”。唐太宗贞观 (627—649)中复置左、右领左右府,此职亦复,正六品。高宗龙朔(661—663)中改名左、右奉裕(一作奉御),咸亨(670—674)初复旧,武则天垂拱二年(686) 又改为奉裕,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左、右员各十二人。皆以高荫子弟年少姿容美丽者补之,花钿绣服,衣绿,执象笏,为贵胄起家之良选。宋朝初为荫补出身之一种,由兵部置籍掌管。


禁卫官名。掌侍卫。千牛,刀名。又名御刀。后汉有千牛备身,掌执御刀,因以名官。北齐有千牛备身,属左右将军。隋朝千牛备身掌执千牛刀侍卫左右,属左右领左右府将军。唐代左右千牛备身各十二人,掌执千牛刀宿卫侍从。见《通典·职官十·左右千牛卫》。

猜你喜欢

  • 门下议曹

    吏名,也称议曹,汉朝丞相府、郡、国、县皆置。无固定职事,掌谋议应对。《旧汉议》:“丞相府有议曹,郡国县亦有。”《汉书·循吏·龚遂传》:“上遣使者征遂,议曹王生愿从……乃臣议曹教戒臣也……议曹王生为水衡

  • 苏琫堪布

    唐古特官。清分设于前后藏,为达赖与班禅宫中之官。员额各一人,在宫内主管饮食、盥洗等事,其对内对外的权力甚大。民国时期沿置。

  • 南护卫太保

    官名。辽置,见“南护卫府”。

  • 徵仕郎

    官名。明置,为文散官。文官从七品,升授。官名。明代文散官从七品升授称徵仕郎。清代文散官从七品授徵仕郎。见《明史·职官一·吏部》、《清史稿·职官一·吏部》。

  • 群牲使司

    即“群牧司”。

  • 宣教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改宣德郎置,为从八品文臣寄禄阶官。官名。宋政和四年改宣德郎为宣教郎,文散官,正七品。参看宋代王栐《燕翼贻谋录·说郛九六》。

  • 慎刑司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尚方司”,后称“尚方院”,康熙十六年(1677)改慎刑司。掌审拟本府刑名事宜。凡审办案件,笞杖者自行处理,徒罪以上咨送刑部。奉旨交审重案会同三法司定拟题结。设郎中

  • 都匠

    官名。①掌治水。春秋战国齐置。《管子·度地》: “乃取水左右各一人,使为都匠水工”,“后常令水官吏与都匠因三老里有司伍长案行之。”西晋亦置。《水经注》四《河水》: “晋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遣监运大中大夫

  • 师曹

    官名。春秋卫等国置。乐官。大师属吏。《左传·襄公十四年》: “公饮之酒,使大师歌《巧言》之卒章。大师辞,师曹请为之。”

  • 状元

    科举制度,指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始见于唐。初因应礼部试得中放榜,故称第一名为状头(元)。宋朝定制。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举人名次,正式用以称得第一名者。后历朝沿用,亦称殿元。明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