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卫将军

卫将军

官名。西汉初为将军名号之一,统兵征战,事讫即罢。文帝即位,拜宋昌为之,总领南、北军,始成为重要武职,其后屡典京城、皇宫禁卫军队。东汉位次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秩万石,位亚三公。开府置官属。魏晋南北朝沿置,位在诸名号大将军之上,多作为军府名号,以加大臣、重要州郡长官,无具体职掌。东晋南朝甚重之,常以中书监、尚书令等权臣兼任,统兵出征。梁、陈改置“镇卫将军”。北魏、北齐仍置。魏、晋、宋二品,开府者位从公,一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一品下,二十三年改二品。北齐二品。


将军名号,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皆位比公,凡将军皆主兵,掌征伐,而卫将军平时掌宿卫;(见《后汉书·百官志》)。王莽时与更始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号为“四将”(见《汉书·王莽传》)。《汉书·文帝纪》:“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后汉书·孝献帝纪》:“韩暹攻卫将军董承。”《后汉书·隗嚣传》:“大司马董忠,国师刘歆,卫将军王涉,皆结谋内溃。”魏晋以后多沿置。

猜你喜欢

  • 左司乐

    官名。明清礼部教坊司之属官。明初设,左、右各一人。南京礼部教坊司亦设,左、右各一人。又嘉靖(1522—1566)中增设显陵教坊司,亦设左、右各一人,皆正五品。掌乐舞承应,以乐户充之。清顺治元年(164

  • 音官

    官名。西周置。掌理音律。《国语·周语上》:“瞽帅音官以风土。”韦昭注: “音官,乐官。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土气养也。”

  • 本班局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著帐官。掌御前侍应等事,属著帐郎君院,置本班郎君等职。

  • 储宫

    太子的称谓。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乃渐上京,乃仪储宫。”

  • 阿思哈尼昂邦

    满语官名。汉译为“侍郎”。

  • 详定官

    官名。宋朝殿试举人,初考官先定试卷等第,封弥后交复考官再评。又设详定官,负责就初考官和复考官所定等第,选择确定,事毕即罢。金朝于详定所置,掌详定律令。官名。宋设此官,为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提举的下属官员,

  • 学习审判员

    官名。见“审判员”。

  • 国防部第二厅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由原来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与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合并组成,直属于参谋总长,掌管国内外军事情报的收集、整理与判断等业务。设厅长一人,中将级;副厅长一人,少将级。厅内分设四处

  • 知推侍御史

    官名。唐置,属御史台台院。员额二人,分掌东西推鞫事务。所谓东西推,就是把京城百司及诸州分成东西两个部分,各以侍御史一人掌之。知西推的侍御史同时处理赃赎、三司受事时作为御史台的代表,号称副端;知东推的侍

  • 典东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