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史馆

史馆

官署名。唐太宗贞观三年闰十二月(630)始置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及大明宫初成,置于门下省南。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移于中书省北。掌修国史,凡天地日月之祥、山川封域之分、昭穆继代之序、礼乐师旅之事、诛赏废兴之政,皆本于起居注、时政记,以为实录,然后立编年之体,既终藏之于府。置监修国史,多以宰相兼领; 修撰,掌修国史,著作郎则罢史职,多以他官兼任; 以官高一人判馆事;直馆,以初入馆者为之; 又有令史、楷书、典书、亭长、掌固、熟纸匠、装潢直等员。宋朝置为三馆之一,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以史馆修撰官高者一人判馆事,并有史馆检讨、直史馆等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隶秘书省,掌修纂、校勘史籍。明朝凡修史时临时设置,修毕则罢,亦有未修成而罢者。清有国史馆。


北齐始置史馆,设专官修史,为:编写史书的官署,其后历代多沿署。

猜你喜欢

  • 率义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山金司

    官署名。又称山阴司。辽朝置。在金山北,以阴山产金,故名。西京诸司之一,为控制西夏而设。后改为统军司,长官为统军使。属北面边防官。

  • 威力将军

    参见“十威将军”。

  • 征远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陈沿之。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与轻东将军同班,代旧辅国将军,大通三年(529) 降入宁远将军班,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陈定为拟五品,比秩千石。如加为

  • 邸报

    见“邸抄”。

  • 漕台

    清朝漕运总督俗称。官名。漕台是漕运总督的别称,掌管漕粮取齐、上缴和监押运输等。明朝初期设京畿都运司漕运使,后来又设漕运总兵;代宗景泰以后,定名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清朝称漕运总

  • 直秘阁

    官名。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始置,以直史馆兼任,掌秘阁藏书事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三馆并入秘书省,改为贴职。官名。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置,以朝官充任,掌管秘阁事务。元丰改制

  • 疏附衙

    太平天国所设事务性典官衙之一,司驿站文书的传递。

  • 司歌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太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一百人,下瞽一百六十人。太师为乐工之长,小师掌教乐歌,瞽矇为目无瞳子不能见者,掌播鼗柷、鼓琴瑟、弦歌、诵诗。北周综合《周礼》中

  • 陕西道监察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陕西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三至五人,后增至八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均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定制,设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