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威卫

右威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朝十六卫之一,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屯卫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掌宫禁宿卫,大朝会则被黑甲铠、弓箭刀楯旗等,为右厢队,次右武卫之下; 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东面助铺,领翊府及诸折冲府府兵; 有长史、录事及仓、兵、骑、胄曹参军事,司阶、中候、司戈、执戟四色官及长上等属; 其翊府有中郎将、郎将、录事、兵曹参军事、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右豹韬卫,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右威卫; 德宗贞元二年(786)置上将军一员,位大将军上。辽朝置,设大将军、上将军、将军,领折冲都尉、果毅都尉。

猜你喜欢

  • 行护军

    兼行护军之职。护军,掌护卫将帅,察举不法。《后汉书·盖延传》:“彭宠为太守,召延署营尉,行护军。”参看“护军”条。

  • 殿内侍御史

    官名。隋朝因避讳,由殿中侍御史改名,置十二员,正八品上; 炀帝大业三年(607)省。唐朝复名殿中侍御史。官名。隋代为避杨忠的名讳,改殿中侍御史为殿内侍御史,隋末废。参见殿中侍御史。

  • 刑部右曹

    即“刑部右厅”。

  • 吏科左给事中

    官名。明清吏科之副长官。佐都给事中掌科事。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设,左、右各一人,秩从八品。永乐(1403—1424)中升从七品。清顺治十八年(1661)沿设,左、右满、汉均各一人。康熙四年(16

  • 管理国子监事大臣

    官名。清朝特设管理国子监事之最高长官。雍正三年(1725)设一人,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统辖祭酒以下各官,总理监事。光绪三十一年(1905)裁。官名。清制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始特简

  • 复胡将军

    杂号将军名。《后汉书·耿弇列传》:“光武以弇弟舒为复胡将军,使击晔,破之。”

  • 五校士

    五校士即五校兵。五校尉所掌管的宿卫兵称士。《汉书·霍光传》:“载光尸柩以輼辌车,黄屋左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后汉书·耿弇传》:“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

  • 清漳令

    官名。北齐置。参见“清漳署’。

  • 翰林画院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掌奉旨作画等事。官署名。辽代翰林院所属有翰林画院,设翰林画待诏,供内侍。见《辽史·百官志三·翰林画院》。

  • 肃纪右司

    官署名。清朝盛京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康熙元年 (1662) 设。掌边外蒙古狱讼案件。设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蒙古二人。光绪三十一年 (1905) 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