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汉宣帝时耿寿昌建议于边郡筑粮仓,谷贱时用较高价钱籴入,谷贵时减价粜出,称为常平仓。后汉改为常满仓,晋又称常平仓。唐武后垂拱中,两京及地方州府均置常平署,属太府寺。常平署令一人,从七品下,掌仓粮管
见“甘肃行省”。
杂任职名。唐置于集贤院,员额四人,掌造集贤院所用毛笔。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六品下,二十三年官品令未载。掌宫廷音乐。官名。后魏置太乐博士,北齐称太乐令丞,北周称大司乐,掌成均之法。见《通典·职官七·太常卿·太乐署》、《魏书·官氏志》
见“都商税院”。
官名。北齐置。见“泾州丝局”。
官名。明朝宦官御前近侍之一。品级虽然不高,但因掌管皇帝起居,地位颇重。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官名。北魏置,《魏书·恩幸传》: “(徐义恭)为尝药次御,出为东秦州刺史。”为皇帝身边亲近之职,佐尝药典御负责御药的调制,在进御前要先尝。
女官名。北魏置。视四品。见《魏书·皇后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