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川清吏司

四川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四川司”。①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四川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四川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等四科治事。兼掌在京神策等十一卫及南直隶所辖各卫所等处之俸饷及应天府、南直隶池州等处之贡赋。洪熙元年(1425)南京户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及笔帖式、经承若干人。分置民科、支科、金科、仓科、火房等机构办事。兼掌各地麦禾收成分数及稽核草场出纳、纸朱奏销、入官之款。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② 明清刑部诸司之一。掌理四川省刑名之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四川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兼理蜀府、巾帽、织染二局,在京府军等八卫及神木千户所等处刑名之事。洪熙元年(1425)南京刑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及经承若干人。兼掌收办工科、四川道御史、成都将军等处之文移。并管刑具。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猜你喜欢

  • 枢密院副都承旨

    官名(1)宋置,见“枢密院承旨司”。(2)辽置,见“南枢密院。

  • 盐府

    官署名,三国时刘备置,掌盐铁的生产、买卖、税收等事。《三国志·蜀书·王连传》:“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

  • 郡通事

    (1)郡门下吏员名。晋置,《彭祈碑阴》有门下通事,大概是郡府门下掌传达通报的属吏。(2)郡佐官名。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第一次所颁《职品令》,代郡的佐官有通事,秩正七品上

  • 典签(籤)

    官名。本来是掌管文书的小官吏,南朝宋齐时期,为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常由皇帝派亲信担任此官,名为掌管文书的典签,实操州镇全权,故有“签帅”之称。梁以后渐废。唐朝诸王府也设典签,但只掌管文书

  • 江淮等处财赋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设于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掌宋谢太后、福王所献产业及贾似道等田地所纳赋税,隶皇后中宫。成宗大德八年 (1304) 罢。文宗天历二年 (1329) 五月复立,隶詹事院。十

  • 西北路统军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分掌西北部族兵马。

  • 官医院

    内外城巡警总厅所属机构。清末巡警部时期只设内城官医院,隶属于内城巡警总厅。掌管理疾病防疫等一切卫生事宜。设总理一人掌理院务,由卫生处参事充任;管理员一人,辅助总理办理众务,由厅员兼任;稽查员二人,稽查

  • 小丘臣

    官名。商朝置。掌丘陵地带的管理。盖与牧事有关。

  • 佥通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通政院的佐官,见“通政院”。

  • 御直

    官名。即殿前承旨,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改。金代宦官名。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分宫闱局正位内直置,属内侍局,掌御前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