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圉人

圉人

官名。省称“”。掌养马的小吏。周朝置。④周王室及诸侯官吏。《国语·楚语下》:“鲁圉人��杀子般于次。”韦昭注:“圉人,养马者。”《周礼·夏官》圉人属官有圉人,掌养马刍牧之事。②卿大夫家臣属吏。《左传·定公十年》:“圉人”杜预注:“武叔之圉人。”于鬯《香草校书》:“顺文读之,自足知为侯犯之圉人也。《周礼》校人掌王马之政,王官校人之下有圉人,则家臣马正之下亦有圉人。”


官名。周设此官,掌养马放牧等事。《周礼·夏官·圉人》:“圉人掌养马刍牧之事,以役圉师。凡宾客丧纪,牵马而入陈。廞马亦如之。”

猜你喜欢

  • 御龙

    官名。夏代设置,掌为王养蛇。《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赐氏曰御龙。”

  • 典翼舆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八百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舆”。

  • 景山官学

    官学名。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设于景山前门左右连房,属内务府。专门培养上三旗佐领、管领下闲散子弟。设总管三人,汉书及翻译教习二十一人。额定学生为三百九十二人,入学年龄为十至十八岁,每人每月给

  • 右大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与左大都督同为军事行动的副长官,辅佐主帅统领大军,位在左大都督下。《周书·寇洛传》: “太祖至平凉,以洛为右大都督。”

  • 枢密院都承旨

    官名。五代时设枢密院承旨、副承旨。宋沿其制,有时又增设都承旨、副都承旨,掌承宣旨命,通领院务。参看宋朝孙逢吉《职官分纪·都承旨》、《文献通考·职官·枢密院都副承旨》。参看“承旨”条、《宋史·职官二》。

  • 北都少尹

    官名。唐朝陪都太原副长官。玄宗开元十一年 (723) 改太原府司马置,二员,从四品下,掌贰府州之事,岁终则更次入计。

  • 训练官

    官名。宋朝军中教官。神宗熙宁七年(1074),于系将禁兵中置,掌军事训练。哲宗时,某些不系将禁兵亦置,由都监或监押充任。南宋属军职,位在准备将之下。军职名。宋神宗时实行“将兵法”,规定在系将禁兵中设置

  • 龙厩署丞

    官名。即龙厩丞。

  • 匈奴中郎将

    见“使匈奴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官名,西汉置,掌出使匈奴。汉武帝与匈奴来往,常以中郎将为使臣为临时性的,后成为定制。东汉与南匈奴来往多,便正式置“使匈奴中郎将,但仍有匈奴中郎将”之称。《汉书·金

  • 提举中太一宫兼集禧观公事

    宋朝宫观官名。神宗元丰八年(1085),以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吕公著为之。后援例置官。参见“宫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