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行诸路也可札鲁忽赤
见“也可札鲁忽赤”。
见“也可札鲁忽赤”。
官名。见“王国陵长”。
官名。即“太官丞”。
吏员名。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置,属蒙古翰林院,专掌蒙古文书诏敕的抄写。
官场用语。宋朝六品以下官死,朝廷赐资财助办葬事,差官传宣押赐,称宣葬。
郡守及其副职,也指州县长官及其佐官。《文献通考·田赋五》绍兴三年:“诏浙江诸州县帛及折帛钱,并以七月中旬到行在,不足者守贰窜黜。”
官名。晋始置,《世说新语·企羡篇》注引王羲之《临河序》有郡功曹滂、五官谢泽;府功曹劳夷、府主簿后绵等。是郡军府功曹与郡功曹为两职,与州军府同。南朝宋齐沿置,见《宋书·张劭传》与《南齐书·陆慧晓传》。
武官名。清末置巡洋长江舰队统领一人,以协都统充任,协助统制统领舰队。
官名。唐朝太常寺汾祠署长官,置一员,从七品下,掌神祀、享祭、洒扫之制。
官名。金朝宫师府置,掌东宫门卫禁钥,正六品。
诏狱名。西汉武帝时置,属太仆、光禄勋。主治大厩、三署郎。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