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内直备身副都督

太子内直备身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位在太子内直备身正都督之下。从五品。

猜你喜欢

  • 军务局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设置,以局长为主官,局内分设军事、步兵、炮兵、工兵四科。北洋政府时期改称“军务司”,参见该条。

  • 司封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司封中士佐官,正一命。

  • 司庾大夫

    官名。即仓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仓部郎中。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 22年)改仓部郎中为司庾大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

  • 军器库使

    官名。唐朝始置,为诸司使之一。宋朝沿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用为医官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降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阶官,

  • 光初功曹

    官名。隋朝诸郡、县属官。

  • 左牧丞

    官名。南朝梁、陈置,掌宫廷用马,属太仆卿。

  • 大行台尚书右丞

    官名。北魏、东魏、西魏置。多省称为大行台右丞。属大行台,职掌同尚书右丞。多由大行台郎中迁任。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一人,掌分司纠正省内,正四品下。高祖武德八年(625)罢。参见“大行台”。

  • 国信使

    官名。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后,宋、辽之间不断通使,如正旦使、生辰使等,双方使臣各带国书,故称国信使。官名。宋辽与宋金之间一般聘问往来或有求于对方者,称国信使。辽称礼信使。

  • 小司右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司右中大夫”属官,正三命。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大夫为长官,遂成为司右司次官。宣帝即位,复置六府诸司中大夫后,仍为属官。隋

  • 省议会

    省议会为一省的民意议事机关,民国置。清朝末年在各省设咨议局,提议一省之事。为省议会之预备。民国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军政、训政时期不设。民国二十五年宣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于各省设省参议会。省立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