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洗马

太子洗马

东宫属官。洗亦作先。先马,即前驱。秦置,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太子出行则为前导。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秩比六百石,以十六员为额。东汉属太子少傅。三国魏因之,七品。蜀亦置。晋朝置八员,七品,为太子詹事属官,掌太子图籍、经书,太子出行则前导威仪。南朝因之,宋七品,秩比六百石; 梁置八员,六班,隶詹事所辖典经局; 陈因之,六品,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从五品上。北齐置八员,从五品上,属詹事府典书坊所辖典经坊。隋隶太子门下坊司经局,从五品上,初置四员,炀帝时减二员。唐为太子左春坊(门下坊)司经局长官,员二人,从五品下,掌四库图籍缮写、刊缉之事。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经大夫(桂坊大夫),后复旧。宋朝为五品寄禄官,不领本职。辽朝为南面朝官,隶司经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为司经局长官,员一人,从五品,隶詹事府。多由他官兼任,后无实际职掌,仅为翰林官迁转之阶。清因明制,满、汉各有员。参见“洗马”。


官名。为太子属官。秦称洗马,汉或称先马,后汉置十六人,六百石,职如谒者,太子出,当值者前驱导威仪。由郎中选补,魏晋宋齐沿置。梁陈设典经局洗马,掌文翰。北齐有典经坊洗马;隋、唐有司经局洗马。唐代司经局洗马二人,从五品下,掌经籍,出入侍从;图书上东宫者,皆受而藏之。辽代称太子洗马。其后各代,或置或不置。见《通典·职官十二》、《续通典·职官十二》、《新唐书·百官四上·司经局》、《辽史·百官志三·司经局》、《明史·职官二·詹事府》。

猜你喜欢

  • 中宫食官令丞

    官名。西汉置,为詹事的属官,或用中人或用士人。《汉旧仪》说:“食官令,秩六百石,丞一人。”主管中宫饮食及向皇帝上食事宜。成帝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并归大长秋,东汉不置。

  • 三宫

    春秋诸侯夫人的代称。《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甸粟而纳之三宫。”范宁注: “三宫,三夫人也。”1、指天子、太后、皇后。《汉书·王嘉传》:“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注:“师古曰:三宫,天子、太后、

  • 上柱国

    官名。战国楚国置,位极尊,仅次于令尹,掌军政,主征战。秦末,项梁曾拜楚王、上柱国,陈胜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北周武帝建德四年 (575),置为最高级勋官,正九命。隋朝置为从一品散实官,炀帝大业三年

  • 中央地政机关筹备处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行政院。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四月四日公布的《中央地政机关筹备处》规定,其职任为:依土地法的规定及为施行土地法的需要,拟具关于土地行政的各种实施计划与技术方案。设主

  • 轮管佐领

    见“互管佐领”。

  • ① 主持掌管某事。《尚书·高宗肜日》: “王司敬民。”② 泛指官职。《吕氏春秋·审分》: “百官,众有司也。”《管子·小匡》: “制王家有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③官署名称。隋、唐以后历朝所设

  • 游猎部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游猎部”。

  • 右散骑常侍

    官名。唐、宋、辽置。详见“散骑常侍”。官名。唐始置,属中书省,见“散骑常侍”。

  • 景奇尼哈番

    即“精奇尼哈番”。

  • 药童

    官名。隋、唐殿中省尚药局及唐太常寺太医署、太子左春坊药藏局皆置,掌药物加工之事。宋初御药院亦置,无定员。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御药院为殿中省尚药局,仍置。掌供御汤药之事。杂任职名。唐于殿中省尚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