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亦称“司义郎”。南朝梁置,为皇帝的经学侍臣。《陈书·周弘正传》:梁武帝“普通(520一527) 中,初置司文、义郎,直寿光省,以弘正为司义侍郎”。
官名统称。北宋前期,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置直馆、直院、直阁、修撰、检讨、校理、校勘等职,通称馆职。一般由文学之士考选授职。掌整理图籍,备顾问应对。通常以一至二年为一任,多数馆职任满后许带职外补。
官名。元置,为侍正府的佐官,见“侍正府”。
兵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元代汉军军户名。见“汉军(3)”。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毳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以朔方节度使增领押诸蕃部落使。直至五代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雄武军节度使官衔内,仍兼押蕃落使,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皇弟重睿遥领雄武军节度、秦阶成等州观察处置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从九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简称。
即“金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