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宣德郎

宣德郎

① 官名。隋朝谒者台之职官。炀帝大业三年(607)设,四十人,正七品,主出使。② 散阶称号。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正七品下文散官,伯爵出身者多由此叙阶。北宋初因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用为新寄禄官,从八品,取代旧寄禄官大理寺丞、著作佐郎。徽宗政和三年(1113)改名宣教郎。西夏置为文散官,见于西夏后期,然品阶等次不详。元朝未置。明朝为文职从六品中属吏员出身者之封阶。清沿明制,为文职从六品中属吏员出身者之封赠。


官名。隋置,为文散官,正七品下。见《通典·职官十六·文散官》。唐沿隋制。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宋代宣德郎为正七品。见《宋史·职官九·文散官》。明、清两朝,宣德郎均为从六品,吏员出身。见《明史·职官一·吏部》、《清史稿·职官一·吏部》。

猜你喜欢

  • 副都总管

    见“都部署”。

  • 王国牧长

    官名。晋于王国置牧长,掌畜牧牛马之事。

  • 司隶从事

    ① 司隶校尉所置僚佐诸从事的泛称。汉朝有都官、功曹、别驾、簿曹、兵曹、部郡国诸从事,秩百石。又有掾、史之别。魏、晋又增诸曹、武猛、督军等从事。详见各条。② 隋朝司隶台属官。炀帝置,员四十人,协助刺史巡

  • 太子武卫率

    官名。南北朝时西魏置,尉迟纲曾任此职。见《周书·尉迟纲传》。

  • 剧曹令史

    官名,汉置,俸二百石,共三人,主书。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

  • 嘱托医员

    海关征税部内班洋员。掌医疗之事。见“征税部”。

  • 发运都监

    官名。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始置,以诸司副使充任,为发运司属官。

  • 管领六盘山等处怯怜口民匠都提举司

    官署名。秩正四品,隶内正司,掌皇后汤沐邑赋税、民匠、属民,设于武宗至大四年(1311)。置都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二员。下辖五处长官司,秩正五品; 提领所十,秩正七品,分掌各地赋税属民。

  • 饭上侍卫

    官名。亦称“膳上侍卫”。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饭上人”之加衔。

  • 监岳庙

    官名。北宋神宗时,五岳庙设管勾、提举或提点官。后改置监官,以选人充任。如非自己陈请而由朝廷特差者,如同黜降宫观之例。南宋时,因官多阙少,选人及使臣往往破格选差岳庙,理为资任。掌庙宇葺治修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