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封赠

封赠

封建时代赏赐官爵之制。皇帝将官爵授给重臣、近臣之父母,其父母存者称封,已故者称赠。此制创行于晋、宋、至唐而始备。初则仅及于父母,亦很少有极品。五代以后直至清末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孙之官位为赠。清制,凡覃恩给予封赠,文职封赠之阶十八: 正一品予光禄大夫、从一品予荣禄大夫,正二品予资政大夫、从二品予奉政大夫,正三品予通议大夫、从三品予中议大夫,正四品予中宪大夫、从四品予朝议大夫,正五品授奉政大夫、从五品予奉直大夫,正六品予承德郎、从六品予儒林郎、宣德郎,正七品予文林郎、宣议郎,从七品予徵仕郎,正八品予修职郎、从八品予修职佐郎,正九品予登仕郎、从九品予登仕佐郎。武职封赠之阶亦十八,正一品予建威将军、公侯伯同; 从一品予振威将军;正二品予武显将军; 从二品予武功将军;正三品予武义都尉; 从三品予武翼都尉; 正四品予昭武都尉; 从四品予宣武都尉; 正五品予武德骑尉; 从五品予武德佐骑尉; 正六品予武略骑尉; 从六品授武略佐骑尉;正七品授武信骑尉; 从七品予武信佐骑尉; 正八品授奋武校尉;从八品予奋武佐校尉;正九品予修武校尉,从九品予修武佐校尉; 一品封赠三代,二、三品封赠两代,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八至九品只封本身。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

猜你喜欢

  • 尚茶副

    官名。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之茶房副长官。初置茶饭处,设有副总领。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副总领为尚茶副、尚膳副,各一人,正五品。分别协助尚茶正、尚膳正管理茶房、膳房事。又,清朝陵寝官中亦设此值,东陵

  • 库乌科唐镇抚使公署审判处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 外蒙古相当于省区,设库乌科唐镇抚使公署审判处于库伦,管辖审判处辖区内的审判事务,相当于高等审判厅。使署审判处以镇抚使监督司法行政。审判处所掌审判事项如下:一、不服乌、科、唐、恰

  • 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置司于中兴路(治今湖北江陵),监治中兴、峡州、蕲州、黄州、襄阳等本道诸路,并兼劝农事,隶御史台。又称荆南按察司。设使、副使等官员。至元二十八年改名山南江北道肃政

  • 御史考试

    清代选拔御史的考试,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 以古代鲠直之士如马周、阳城等皆以布衣为御史,诏大学士、九卿及督抚勿论资格,列名举奏。待诸臣奏到,下吏部定期考试。次年二月考选御史,试以时务策,乾隆帝亲取

  • 牧府左长史

    官名。十六国西凉置。《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李暠以)张条为牧府左长史。”为州牧府主要僚属,参议军政事务。参见“牧府”。

  • 中抚大将军

    官名。南朝梁、陈置。亦称中抚军大将军。专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班品较中抚将军高一阶。参见“中抚将军”。

  • 修靡夫人

    女官名。汉置,《汉书·广川惠王传》:“后去立昭信为后;幸姬陶望卿为修磨夫人,主缯帛。”

  • 昭武副尉

    官名。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置为正六品下武散官。北宋初沿置,为正六品武散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罢。官名。唐置,正六品下,为武散官。见《新唐书·百官一·兵部》。

  • 宫长

    女官名,汉置。《汉书·外戚传·孝成赵皇后》:“弃所养儿十一日,宫长李南以诏书取儿去,不知所置。”注:“晋灼曰:《汉仪注》有女长御,比侍中。宫长岂此也。”

  • 下客

    北魏对降附其政权者的一种待遇。被围而后降的敌国官员,初到京师时享受此待遇,以后再酌情安排官职。见《魏书·崔玄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