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将仕郎

将仕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始置,属谒者台,员五十人,从八品,掌出使。唐朝定为文散官,从九品下。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微宗崇宁二年(1103)置为选人新阶官,取代旧阶、官军巡判官,司理、司户、司法参军,县主簿、尉。政和六年(1116)改为迪功郎,同时改假将仕郎为将仕郎。金朝置为文散官,正九品下。元朝改正八品,敕授。明朝为文散官正九品,初授。


官名。隋有此官,为文散官,从八品。见《隋书·百官下·谒者台》。唐宋文散官有将仕郎,皆为从九品,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宋史·职官九·文散官》。元不置,明代为正九品初授之阶。见《明史·职官一·吏部·文之散阶》。

猜你喜欢

  • 右西章帅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无定员,五品。

  • 右侍御史

    官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正四品,同年即罢。详见“左侍御史”。

  • 决科

    明代对生员的科考,又称决考。因此科决定生员之应否参加乡试,故有此称。

  • 表奏官

    官名。①唐朝左、右神策军各置一员,位勾覆官下、支计官上。②宋朝四方馆、三馆、金吾街仗司属吏,任满十年许出官。流外官名。宋置于集贤院、昭文馆、史馆及四方馆,掌表奏之事。

  • 贴司

    吏名。宋朝初年,中央及监司置。真宗景德二年 (1005),各州县皆置。为低级吏人,在押司及手分之下,掌书写、造帐等事务。吏员名。宋吏部尚书左右选、侍郎左右选及二十四司均置,司农、太府二寺亦置,本为官署

  • 外城巡警总厅守卫所

    同“内城巡警总厅守卫所”,参见该条。

  • 护西夷校尉

    官名。① 十六国前秦置。苻洛以持节都督、征南大将军、益州牧领此,镇成都。掌益州及其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事务。见《晋书·苻坚载记上》。② 十六国北凉段业(397—401)置。李暠以镇西将军领此,掌凉兴(今甘

  • 副都统

    官名。① 临时性军事副统帅。唐朝德宗兴元元年(784)始置,位都统之下。与都统同属临时性军事长官,掌征伐,不赐旌节,事毕即罢。宋朝置“副都统制”,简称副都统,与都统制共掌节制军马,亦非常职。辽、金亦有

  • 臣邦真戎君长

    战国秦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谓。参见“真臣邦君公”。

  • 上官

    大官,高官。《商君书·农战》: “多货,则上官可得而欲也。”1、大官、高官。《商君书·农战》:“多货,则上官可得而欲也。”《管子·小问》:“请仕上官,授禄千钟。”2、上级长官。《后汉书·任延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