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少詹事

少詹事

官名。唐朝始置,为詹事府之副长官。掌辅导太子。额设一人,正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为端尹府少尹,武则天天授 (690—692) 间又改为宫尹府少尹,旋皆复旧称。宋朝沿置,或以他官兼,或设专员,正六品。掌陪侍讲读。辽朝为太子詹事院次官。金朝为詹事院次官,从四品。明朝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设,二人,正四品,复为詹事府副长官,佐詹事辅导太子。多由他官兼任。清朝顺治元年(1644)于詹事府设,一人。因当时不设詹事,实为詹事府长官,掌府事。其冬,詹事府省入内三院,遂废。九年复置二人,并詹事一人,至是,始为詹事之副。由汉人充任。十五年省。康熙十四年 (1675) 复置,满、汉各二人。后各省一人。正四品。汉员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衔。康熙时为皇太子讲官。后因不立太子,故其职掌为文学侍从。经筵充日讲官,编纂书籍,典试提学,如翰林。光绪二十八年 (1902),以名不符实,裁詹事府,其职遂废。


官名。唐始置,为太子詹事的副职。辽金沿置,元设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明清仍为少詹事,为詹事府的副主官。

猜你喜欢

  • 官名。一州之长。《礼·曲礼下》: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汉朝及其后,州牧亦省称牧,参见“州牧”。清朝为知州别称。1、掌畜牧之官。商、周派驻某地掌管六畜放牧及牧地的官。参看《免簋》《同簋》。2

  • 锻工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考工记》:“段氏为镈器。”郑玄注:“镈器,用器钱镈之属。”北周仿此职置锻工上士,正三命;锻工中士,正二命;锻工下士,正一命。属冬官府司金中大夫。

  • 大都督兵农司

    官署名。设于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二月,置司于西京大同,以孛罗帖木儿领之。下设分司十道,专掌屯种之事。

  • 游击将军

    官名。汉朝始置,为杂号将军之一。武帝时有游击将军韩说。魏、晋为禁军将领,与骁骑将军分领命中虎贲,掌宿卫之任,四品,隶中将军(领军将军)。十六国前凉、北燕亦置。南朝沿置。宋四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

  • 爵部郎中

    官名。渤海国左六司支司爵部属官,位员外上。

  • 行宫都部署

    官名。北宋皇帝巡幸则置,为行宫长官。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行宫都总管。官名。辽置,有的属行宫都部署司,掌行在行军诸斡鲁朶(宫卫、近卫军)之政令,属行宫诸部署司的,掌行在诸宫之政令。见《辽史·百官志一·

  • 步军参尉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之属官。雍正四年(1726)设。掌分辖八旗步军。乾隆十九年(1754)改“步军副尉”。

  • 大行台尚书左仆射

    官名。北魏置。大行台次官,佐大行台尚书令掌台中事务,权任颇重。《周书·贺拔胜传》: “(孝武帝)乃拜胜为都督三荆、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诸军事,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加授南道大行台尚书

  • 噶拉谙班

    即“噶拉昂邦”。

  • 修正庶尹

    文勋官名。明置,以授正五品文官再考称职者。勋官名。明置,为文勋第九阶,秩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