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尚醖局

尚醖局

官署名,宋置,掌酒醴之事。见《宋史·职官四·殿中省》。

猜你喜欢

  • 辅相

    官名。 西晋时鲜卑拓跋猗㐌置。《魏书·卫操传》:“桓帝嘉之,以为辅相,任以国事。”后置左、右辅相。指宰相。《魏书·卫操传》:“桓帝嘉之,以为辅相,任以国事。”

  • 散员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后门下、内史、御史、司隶、谒者五官署置,无员无禄,亦主出使。

  • 黜退

    免官。《三国志·魏书·陈矫传》:“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

  • 编修中书条例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置,掌清理中书政务,以为变法之准备,设看详、同看详及编修官。八年罢。官署名。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置,掌编修中书条例。八年(公元1075年)罢废。

  • 王府城局参军事

    官名。隋置于诸王府。按南北朝时公府有城局参军,主盗贼事,隋代王府城局参军所掌似应相同。唐武德中废。

  • 防御使

    官名。唐武则天圣历(698—700)中始以夏州领防御使。安史之乱期间,置于大郡要害之地,或称防御守捉使,掌本区军事防务,位在团练使下。唐朝后期,诸州刺史不带团练使者多加此衔,或与团练使互兼。诸道不设节

  • 白马长史

    乌桓人对辽东属国长史公孙瓒的别称。属国长史,掌郡丞及郡国都尉之职事,既佐郡守掌郡政,又兼掌兵事。《后汉书·公孙瓒传》:“瓒还郡,举孝廉,除辽东属国长史……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

  • 保甲

    宋朝乡兵组织与乡村基层组织。神宗时行保甲法,以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五百户为一都保,分别设保长、大保长、都保正和副保正,每户两丁以上,一丁选充保丁。后改为五户一保,二十五户一大保,二百五十户一都

  • 铜虎符

    虎形铜符,(省称“铜虎”、“铜符”。)汉朝的一种符信。自文帝二年(前178)始,颁与郡守作为发兵信物。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符分两半,右留京师,左与郡守。后或沿用

  • 苑川十二马牧

    官署合称。隋朝置,隶陇右牧,每牧置大都督、尉各一员,帅都督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