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崇仪副使

崇仪副使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置,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改武略郎。

猜你喜欢

  • 忽剌罕赤

    官名。蒙、元怯薛执事名。蒙古语,意为 “捕盗者”。

  • 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设于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治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境),掌畏兀儿之地戍军。置都元帅、同知等职。后罢。

  • 右六司

    官署合称。渤海国智、礼、信部及支司戎、计、水部总称。

  • 出职

    宋朝吏人出官别称。宋制称吏人任满注授官员为出职。有年劳补官法专门规定吏人出职的办法。参见“年劳补官法”。

  • 南京按察司

    见“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

  • 录司

    吏员名。宋置于县,《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县令”条谓北宋前期县吏人有“押司”、“录司”、“录事史”、“佐史”四种。不过录司、录事史、佐史三种名称后来很少出现。录司即县录事,录事史与佐史似均为录事的助

  • 铁道部

    官署名。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成立时设置,为行政院所属各部之一,掌规划、建设、管理全国国有铁道、国道及监督省有铁道。部内分设总务、业务、财务、工务四司。设部长一人,综理本部事

  • 医令

    官名。金朝太后两宫医官,掌承奉医药。秩正八品。

  • 厨丞

    官名,汉置,属京兆尹,佐厨令掌厨食事务。参看“厨令”条。

  • 司川员外郎

    官名。即水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水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