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巡按使公署

巡按使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依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布的《省官制》规定,改民政长为巡按使,改省行政公署为巡按使署,为全省最高行政官署。取消行政公署原设各处司,而在巡按使公署内设置政务厅,作为行政枢纽。政务厅设厅长一人,简印;辅佐巡按使掌理全省政务。下辖总务、内务、教育、实业四科,职权与原来省行政公署内的总务处以及内务、教育、实业四司大致相同。各科均设主管人员一人。主管人员名称各有不同,奉天称主任,江苏称科长,云南称佥事。在四科之外,河南省则增设秘书处,奉天省则另设执法处与机要二处,至于在政务厅外设置其他组织者,有湖南巡按使公署之办公室,及奉天巡按使公署之营务处。原属省行政公署的财政司所掌职务,划归新组建的财政厅,直隶于财政部,不属于巡按使署。

猜你喜欢

  • 书学祗候

    见“书艺局”。

  • 天朝督内医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治内科,为国医属下最高内科医生。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 左尚方

    官署名。参见“尚方”。官署名,秦汉置尚方,由令丞主持,掌造皇室所用刀剑玩好之物,属少府,西晋置左、中、右三尚方,南朝置左、右尚方,一令一丞,皆掌造兵器。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晋书·职官志·

  • 三独

    即“三独坐”。《魏书·张普惠传》: “不正其非,岂所望于三独。”

  • 并省都官尚书

    官名。北齐置。掌并州尚书省都官曹事务。《北齐书·李稚廉传》: “(稚廉)为南青州刺史,未几,征为并省都官尚书。”其职掌与“都官尚书”略同。

  • 干办

    宋朝干办公事省称。参见“干办公事”。官名。宋朝制度,凡大都督府、制置使、宣谕使,都设干办官,或干办公事,以备差遣,无定员。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六》。

  • 宣奉大夫

    官名。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改左光禄大夫置,为正三品文臣寄禄阶官。参见“光禄大夫”。文散官名。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置,秩正三品。

  • 公族大夫

    官名。①春秋晋置。省称“公族”。掌公子及卿大夫子弟的教训。《左传·成公八年》: “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②十六国时赵置。掌管担任朝官的士族事务。《晋书·石勒载记(

  • 凡吏

    泛指平凡一般之吏。《汉书·尹赏传》:“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

  • 迎主簿

    官名。南朝宋、梁置,为州属官。掌迎接新任长官诸事,多由长官挑选有孝行或文学之士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