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左侍郎
官名。明清置,详见“工部侍郎”。
官名。明清置,详见“工部侍郎”。
地方军政长官的属吏,因其在幕府任职,故称。如南北朝时的参军、主簿等。
战国秦国所设官禄等级,亦为年俸五百石官吏代称。《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 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南朝宋置为小县长官的俸禄等级。《宋书·百官志下》: “县令千石至六百石,
官名。清朝工部制造库所属帘子库之主官。掌库事。顺治元年(1644)设一人。
官名 即“屯田清吏司郎中”。
官名。隋朝于门下省御府局置,为掌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吏,从九品。唐、五代沿置,卫尉、太仆、司农、太府等寺及将作监所统部分官署分设一至十人不等,自从九品或正九品。宋朝置官而未除授。明朝光禄寺大官、珍羞、良酝
官名。南诏官,主客,由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官,西京诸司之一,控制西夏。
春秋战国时期管理某一职事的官长。《管子·君臣》: “吏啬夫任事,人啬夫任教”,“吏啬夫尽有訾程事律,论法辟衡权斗斛,文劾不以和论,而以事为正”。
官名。三国魏置,侍卫殿内,八品。官名,三国魏置,掌殿内侍卫,八品。
①官名。周朝置。掌国家财政计划之长官。《礼记·王制》: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郑玄注:“司会,冢宰之属,掌计要者。成计要也。质,平也,平其计要。”《周礼·天官》有司会,冢宰属官,中大夫二人,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