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武卫

左武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朝为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掌宫掖禁御,督摄队仗,有长史、司马、录事、功、仓、兵、骑等曹参军事、法、铠曹行参军、行参军,统开府府、仪同府,并领外军宿卫;炀帝大业三年(607)以大将军、将军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所领军士名熊渠,置护军四员,掌副贰将军,将军缺则以其一人摄,寻改为武(虎)贲郎将,以武(虎)牙郎将副之,又置长史、录事参军、司仓、司兵、司骑、司铠等员。唐朝为十六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统翊府及外府府兵,掌宫禁宿卫,大朝会在正殿前以其队次立于左骁卫之下,有长史、录事及仓、兵、骑、胄等曹参军,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又置司阶、中候、司戈、执戟、四色官及长上等属,其翊府有中郎将、郎将、兵曹参军事、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等。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左鹰扬卫,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左武卫。德宗贞元二年(786)置上将军一员,位大将军上。辽朝置,设大将军、上将军、将军,领折冲都尉、果毅都尉。

猜你喜欢

  • 刑察

    见“六察”。

  • 梨园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 (713—741) 初置,掌领乐工数百人教“皇帝梨园子弟”习法曲雅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 罢。

  • 典天茶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供应茶叶。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 县政府

    官署名。民国置,为县行政机关,受省政府指挥监督,处理全县行政事务。设县长一人,所属有警察、财政、建设、教育等局。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九月国民政府公布的《县组织法》规

  • 巷伯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司内上士属官,由阉人充任,为宫中门巷之长,掌后宫事,下设巷伯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礼科给事中

    官名。明清礼科之属官。明洪武六年(1373)设,二人,秩正七品,推年长者掌印。二十四年定设六人。秩正九品。建文(1399—1402)中改为从七品。万历(1573—1619)中裁一人。又,南京礼科亦设一

  • 史

    官名。 西周中期置。 掌文书簿籍。见《散盘铭》。

  • 先锋使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行军官,非常制。每有大的军事行动,则设先锋使统领前军,皆以精兵为之。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先锋使,以统领先锋部队。

  • 武烈将军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六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七品上。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列为十武将军之一,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陈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

  • 北部帅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曹操置,三国魏沿置。时分入居塞内的南匈奴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各部立其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三国魏末改名北部都尉。一说西晋武帝太康 (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