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总领所

总领所

官署名。南宋初年,始置于四川,为宣抚处置使司措置财赋。高宗绍兴六年(1136),又置于镇江,以户部侍郎为长官,掌屯驻江淮诸军钱粮。同年,鄂州亦置,以户部郎官领之,掌岳飞军钱粮。十一年,收诸帅之兵改为御前军,分屯诸处,遂置淮东、淮西江东、湖广三总领所。以卿、少卿为总领,并带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使预闻军政。镇江诸军钱粮、淮东总领掌之; 鄂州、荆南、江州诸军钱粮,湖广总领掌之;建康、池州诸军钱粮,淮东总领掌之。十五年,复置于四川,掌兴元、兴州、金州诸军钱粮,不隶宣抚司。各置分差粮料院、分差审计司、大军仓库机构。属官有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等。宁宗开禧(1205—1207)中,令皆由宣抚司节制。嘉定三年(1210),复自为一司。


官署名。南宋置,为总领的官署,见“总领”。

猜你喜欢

  • 狱务司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属司法部。以司长为主官,掌理监狱事务。司内分设经画、监视、营缮三科。其中经画科掌理全国监狱的设置、废止或其他变更事项,监视科掌监督全国狱官、视察罪犯习艺所、假出狱、免幽闭,出

  • 左温禺鞮王

    匈奴王号名,为单于同姓,位次于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而高于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下有骨都侯领兵辅政。见《后汉书·南匈奴传》。

  • 参酌院

    审判参议机构。唐置,《新唐书·刑法志》说:“穆宗童昏,然颇知慎刑法,每有司断大狱,令中书舍人一人参酌而轻重之,号‘参酌院’。”其后大理寺少卿崔杞上言, 以为参酌之名不正,遂罢废。

  • 正任防御使

    参见“正任”、“防御使”。

  • 内承直

    官名。隋置,属长秋监,见该条。

  • 国令

    官名。隋、唐诸王、公等封国官长。隋朝诸封国各置一人,王、二王后国令视从六品,公国令视正七品,侯、伯国令视从七品,子、男国令视正八品。唐朝亲王国置一人,从七品下,与大农通判封国之事。宋初仅存空名,未尝除

  • 崇恩福元提点所

    见“福元营缮所”。

  • 地方检察厅

    官署名。清末地方检察机构之一 。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设于京师、奉天等地,宣统二年(1910)后各省渐设。省城、商埠、府每处一所。掌对同级审判厅管辖案件的检察事宜。置检察长一人,检察官一至二人,并

  • 右佥都御史

    官名。明朝都察院置,正四品。详见“左佥都御史”。

  • 公车尉

    官名。“同军尉”。春秋时晋国置。负责管理军队中驾车的御官及训练士卒车乘。大夫爵。《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羊舌大夫) 其为公车尉也信。”参见“军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