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技正

技正

官名,民国各部多设此官,掌管技术事务,以有专门技术者担任。位在技监之下,而在技佐、技士之上,参看“技监”条。


官名。清末于各部设艺师,辛亥革命后改称技正,掌技术事务,以有专门知识及特别技能者充任,为荐任职技术部员。按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规定,设置技正的各部其员额如下:内务部四人,财政部三人,陆军部与海军部各四人,司法部与教育部各二人,农林部十人,工商部八人;次年改财改部、司法部、教育部技正各为一人,农商部设十六人,交通部设十二人。国民党政府中央各部、会亦多设此官,其下并设技士及技佐。

猜你喜欢

  • 提举辇运公事

    官名。宋置,见“辇运司”。

  • 客馆令

    官名。三国魏由大行令改名,掌接待四方宾客,管理诸郡设在京城的客邸。七品。隶大鸿胪。南齐亦置。官名,即大行令,三国魏改大行令为客馆令,掌接待四方宾客及郡国邸。属大鸿胪。南齐沿置。

  • 国辅

    指辅佐国君治国的重臣。《汉书·张敞传》:“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

  • 薪者库

    即“辛者库”。

  • 粮料院

    官署名。北宋初年,有三司粮料院,以三司大将为都粮科使。太祖开宝六年(973),改用京官充任在京都粮料使、西京粮料使。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分立诸司、马军、步军三粮料院。后马军与步军粮料院或合成分

  • 堂选

    即“堂除”。宋代官员任用方式之一。即堂除,见该条。

  • 武器署提点

    官名。为武器署的主官,见“武器署”。

  • 蛮夷官

    官名。明朝武职土官,非泛指。设置于某些少数民族地区,以当地民族头人担任,无专职品级,世袭。

  • 守啬夫

    官名。代理啬夫。战国秦置。《睡虎地秦墓竹简·除吏律》: “有兴,除守啬夫,假佐居守者,上造以上不以令,赀二甲。”

  • 赞引使

    吏名。宋朝太常寺属吏,员二人,掌礼仪赞导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