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男
爵名。北魏中期置,位第十一等,低于男。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五品。
爵位名。北魏始置,秩从五品,地位在开国县男之下。
爵名。北魏中期置,位第十一等,低于男。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五品。
爵位名。北魏始置,秩从五品,地位在开国县男之下。
官名,金朝置。从六品,掌监知人户酝造曲蘖,办课以佐国用。其佐官有副使,正七品。见《金史·百官三》。
官员惩罚方式之一。汉制,凡诏丞相诣廷尉诏狱,不论有罪与否,受诏后即须自裁。有时皇帝虽不明令处死,只遣尚书令赐酒十石,牛一头,受赐的丞相便须自杀。其后历代凡大臣有罪,为顾全其体面,往往赐死,令其自杀。如
官名。金、元设此官,掌管档案等,为正八品官员。《金史·百官一·架阁库》:“管勾,正八品,掌吏、兵两部架阁,兼检校吏部行止。”金代吏、兵两部设一管勾,户、礼两部设一管勾,刑、工两部设一管勾。《元史·百官
官名。渤海国官,左六司支司爵部属官,位郎中下。
官名。渤海国官,置一人,居左右平章事下,比唐朝尚书仆射。
官名。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始置,以户部侍郎杨於陵为淄青等州宣抚使。北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以枢密副使杜衍为河东路宣抚使。三年,又以范仲淹为陕西宣抚使,后以枢密副使韩琦代替。其后,每兴兵征讨
官名。北齐设此官,属左右卫府,掌左右厢。见《隋书·百官中·左右卫府》。
官名。宋朝军器所属官。参见“军器所”。
官名。元朝地方行政机构宣慰使司之长官。每司设三人,掌军民之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以土人为之,世袭。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系土官官署宣慰使司之长官。湖广、四川、云南等省设有。从三品。管
官名。元于艺文监置太监检校书籍事二人,从三品,为艺文监的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