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掌故
官名。西汉置掌故,属太常,秩百石。又有文学掌故、太史掌故、治礼掌故等。掌礼乐制度等典章故事,备谘询。武帝时,丞相公孙弘请置博士弟子,一岁皆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又择文学掌故补郡属曹史。后遂为定制,岁课甲、乙、丙三科。其丙科即补文学掌故。
官名,西汉置,掌典章故事,备谘询。公孙弘为丞相时,请置博士弟子,一年即考试,能通一经以上的补文学掌故,从文学掌故中选择优良者补郡曹史。后每岁考甲乙丙三科,丙科补文学掌故。
官名。西汉置掌故,属太常,秩百石。又有文学掌故、太史掌故、治礼掌故等。掌礼乐制度等典章故事,备谘询。武帝时,丞相公孙弘请置博士弟子,一岁皆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又择文学掌故补郡属曹史。后遂为定制,岁课甲、乙、丙三科。其丙科即补文学掌故。
官名,西汉置,掌典章故事,备谘询。公孙弘为丞相时,请置博士弟子,一年即考试,能通一经以上的补文学掌故,从文学掌故中选择优良者补郡曹史。后每岁考甲乙丙三科,丙科补文学掌故。
见“保和大夫”。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不定,其职掌为佐大尼仓管理征收钱粮。民国时期沿置。
即“南京留守司”。
官署名。清宣统元年(1909)承陆军部海军处而设,掌筹画成立海军基础事宜。置筹办海军大臣二员,以掌其事。初分参赞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医务五司。二年,改军制、军政、军学、军防、军医、军枢、军储、
官署名。简称敕令所。北宋仁宗时始命宰相提举编修敕令,神宗时复专置司局,以敕令所为名,仍以宰相提举。掌裒集诏旨,类编成书。参见“提举修敕令”。
官名。见“望气”。
泛指学校的教官。《汉书·翼奉传》:“子及孙,皆以学在儒官。”
郡守的府第。唐韦应物《答崔都水诗》:“郡斋有佳月,园林含清泉。”白居易《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诗:“唯虑郡斋宾友少,数杯春酒共谁倾。”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司长官,员二人,掌管民户数额。下设民部吏上士以佐其职,领乡伯中大夫、左右遂伯中大夫、稍伯中大夫、县伯中大夫、畿伯中大夫等官属。周武帝建德二年 (5
官名。辽北面官。掌六院部文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