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柔远清吏司

柔远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柔远司。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掌理外札萨克各部、旗王、公等及各地喇嘛之俸禄、朝贡、随围、赏赐、燕飨等项事务。顺治十八年 (1661) 置。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分为前、后二司; 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前司为柔远司。二十六年 (1761) 并旗籍、柔远为一司,翌年仍分为二司,遂为定制。以郎中宗室一人为主官,下设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等佐理司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理藩部。


官署名。清置,属理藩院。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置,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分为前后二司,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改柔远后司为旗籍司,前司仍为柔远司。柔远是“怀柔远人”的意思。本司掌外蒙古、青海蒙古、西套和新疆金山、天山之间各部札萨克及喇嘛俸禄、朝贡、赏赐之事。设郎中宗室一人;员外郎满二人,蒙古五人;主事蒙古一人;笔帖式满二人,蒙古九人;经承一人。

猜你喜欢

  • 当御细达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王遗女墓志》:“尤辨鼎和,是以著称。故显祖文明太皇太后擢知御膳。至高祖幽皇后,见其出处益明,转当御细达。”

  • 都大发运使

    见“发运使”。

  • 左推案

    见“左右推案”。

  • 监印

    吏员名。元制,中书省置中书令时则置监印二人,掌监视省印。

  • 温汤丞

    官名。唐朝司农寺温泉汤监次官,置二员,从八品上。北宋初存其名,极少除授。

  • 僭令

    下级妄行号令。《左传·昭公二十年》: “内宠之妾,肆夺于市; 外宠之臣,僭令于鄙”。

  • 翰林御书院

    官署名。北宋置,隶翰林院,掌皇帝御制、御书及供奉笔札图籍之事。设勾当官三人,以内侍充任。其属有待诏、书艺等。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罢,绍兴十六年(1146)复置。官署名。宋置,亦称翰林书艺局,属

  • 主玺令史

    官名。南朝宋置,掌皇帝印信,属门下省。参见《宋书·礼志》。

  • 秋审处

    官署名。又称“总办秋审处”。清朝刑部所属办事机构。雍正十二年 (1734) 设。原以广西、四川二清吏司掌核秋审 (即录各省狱囚) 之案。至是,始遣各司满、汉员外郎各二人专办。后又设协办四人。乾隆十九年

  • 典礼院副掌院学士

    官名。清末典礼院副长官。宣统三年 (1911) 设。一人,特简。佐掌院大学士总理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