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武勇

武勇

十六国后赵所定选举科目之一。《晋书·石勒载记》: “(石勒)令群僚及州郡岁各举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

猜你喜欢

  • 司色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色司长官,员一人,掌各种器物、衣料的着色。下设小司色上士以佐其职,领缋工中士、漆工中士、油工中士等官属。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官

  • 某兵马都监

    武官名。见“诸都部署司”。

  • 情报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外交部。依照于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二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的《外交部组织法》规定,掌管下列事项:一、搜集国内外情报事项;二、宣传外交策略事项;三、撰写中外新闻稿件事项;四

  • 兵马都总管

    官名。见“诸军兵马都总管府”。

  • 某军副指挥使

    武官名。辽置,见“诸指挥使司”。

  • 武卫府

    官署名。隋置,分左右,掌领外军宿卫。见《隋书·百官下·左右武卫府》。

  • 行路御史

    见“近侍局”。

  • 拒斜

    封号。西夏授与六品官,又称为武孝恭敬东南姓关上耐原。

  • 学部左参议

    官名。清末学部之职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左、右各一人,正四品。佐尚书、侍郎核定法令章程,审议各司重要事宜。

  • 外部掾

    官名。晋朝置,太常、大鸿胪属官,职掌不详。见《晋书·舆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