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清理财政处

清理财政处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宣统元年(1909)设。掌清理全国财政,调查各省收支,综核出入款项汇录京外各处预决算报告册等。置提调、帮提调各二人,总办一人,帮办一人。


清末度支部的内部机构。清政府认为清理财政是预备立宪的第一要政,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经度支部、会议政务处、宪政编查馆反复议核,于同年十二月奏定清理财政章程。按章程规定,于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专办清理财政事务。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二月,度支部复奏定清理财政处章程二十七条。清理财政处的主要职掌为:核办全国预、决算案,并对度支部各司有查核之责。设提调、帮提调为正副长官:下设总办、帮办分管清理财政事务;咨议官无固定员额。处内分设十二科:总务科,掌稽核各项清理财政章程,颁发调查条款,汇录各项说明书及汇编各处预算、决算报告册;收掌科,掌收发文移,呈递折件,管理案卷,编辑目录并处理一切杂项事务;京畿、辽沈、江赣、青豫、湘鄂、闽浙、粤桂、秦晋、甘新、梁益等十科,分别核办各省、地区的报告。各科设总核、坐办、行走、书记员等官。

猜你喜欢

  • 执盾队史

    官名,为低级武官,秦汉之际置,为执盾属吏,队官,掌执盾队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棘丘侯襄,以执盾队史前元年从起砀,破秦,治粟内史入汉,以上郡守击定西魏地,功侯。”

  • 加授

    授官制度。明朝文武官员凡在任得授散阶者,自正二品至从四品,每品分为三阶: 初授、升授、加授。官员经历考后得授此。为本品最高一阶。

  • 城局

    ① 官署名。即城局贼曹。东晋末刘裕分贼曹置,公府僚属诸曹之一,掌盗贼劳作事。南北朝诸公府、将军府、州府多有置者。长官为参军或参军事。隋朝王府、大将军府、柱国府等亦置,唐高祖武德 (618—627) 间

  • 参议院财政股审查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理事各一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二十五人,七年(公元1918年)为十五人。掌审查财政事项。

  • 云和大夫

    官名。金朝教坊阶官。二十五阶之第八阶,秩从五品中。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五品中,称云和大夫。见《金史·百官一》,参看“教坊”条。

  • 典库部仓督

    官名。北齐置。见“典库部”。

  • 骅骝令

    官名。魏、晋、南朝称骅骝厩令。北齐置为骅骝署长官。隋朝沿置,员二人,正八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随署省。参见“骅骝署”。

  • 盛京兵部左司

    官署名。清朝盛京兵部所属二司之一。康熙三十年 (1691) 设。掌邮传驿递事务,负责管理盛京二十九驿站。凡驿员传递文书经过者负责验看邮符,并供应其所需役夫马匹。设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笔帖

  • 编军科

    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法旦达

    即“法依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