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热河、察哈尔、绥远都统府

热河、察哈尔、绥远都统府

官署名。北洋政府在民国初年沿用清制,热河、察哈尔设都统,绥远设绥远城将军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七月六日公布《都统府官制》后,统一各设都统府。主官为都统,员额一人,由大总统简任,兼辖军民两政。除统辖军队外,热河都统辖热河道,察哈尔都统辖兴和道,绥远都统辖绥远道。都统之下设参谋长一人,参谋二人,副官二人,书记三人。府内设军务、总务两处,各设处长一人:军务处长由参谋长兼任,总务处长由书记官一人兼任。军务处一般设军务、军需、军法等课(察哈尔都统另设有军牧课),各课设课长一人,科员若干人。总务处实际上管理民政。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后改为政务厅,其组织与各省略同。热河与绥远两都统府兼理司法,又各置审判处,设处长一人,审判员二人及学习审判员、书记官等。都统府均设有政务会议,依照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六月二十一、日公布的《察哈尔政务会议章程》的规定,由都统兼任会长,会员包括书记官、总务处长、财政厅长、道尹、审判处长、垦务总局总办、蒙汉教育事务所所长、筹办实业所所长等。

猜你喜欢

  • 管河府州县官

    明制以沿河府、州、县官兼管河务。据《明会典》记载,有管河知州、管河知县、管河同知、管河通判、管河县丞、管河主薄、管河吏目、管河典史等名目,由管河道管辖。

  • 典宗亲

    官名。太平天国晚期设置。《幼主封杨庆善等爵诏》有“并诏升封正副典宗亲,职同又副掌率。”其职掌无明确记载。太平天国晚期对癸好三年(公元1853年)以前参加起义的勋旧一律称之为开朝王宗,所以典宗亲可能是掌

  • 翰林院典籍

    官名。明制于翰林院中设典籍二人,从八品,掌本院章奏、文移之事,并管理本院图书;有侍书二人,正九品,协助典籍办理事务。

  • 大理院

    官署名。清末最高审判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大理寺设。掌最高审判,凡宗人府会审案件、国事重罪案件、各高审厅判决不服上控案件,各省审拟大辟案件,以及特旨交审案件,均以其为终审。置正卿一人,少卿

  • 职币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收敛官府结余的费用财物。《周礼·天官》: “职币,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掌式法以敛官府都鄙与凡用邦财者之币,振掌事者

  • 少常

    太常少卿省称。

  • 红带子

    清朝“觉罗”之别称。以其系红色带,故名。清朝“觉罗”的别称。清制,奉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定其直系子孙为宗室,系金黄色带为标志;对其叔伯兄弟的旁支子孙,则称为“觉罗”,系红色带为标志,因而也

  • 朱批奏折

    文书名。即经皇帝批示过的奏折。

  • 本司

    官制术语。即官员本来所属的官署。《魏书·辛雄传》: “庄帝曰: ‘卿且还本司,朕当别有处分。’”

  • 佽飞

    官名,汉置。原名左弋,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左弋为佽飞,掌弋射。其长官称令,次长官称丞,属少府。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汉书·宣帝纪》:“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注:“臣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