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直学士

直学士

①官名。唐朝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置,以六品以下官为之,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金朝翰林学士院置,从四品,无定员。元朝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皆置,员各二人,从三品。朱元璋吴元年(1367)于翰林院置,正五品。洪武十四年(1381)废。清宣统三年(1911)典礼院置,员八人,掌讨论典礼。清亡遂废。②宋朝枢密直学士、诸阁直学士、辽朝昭文馆直学士、崇文馆直学士省称。


官名。唐代弘文馆、集贤殿书院都设此官,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弘文馆直学士佐学士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集贤殿书院直学士与学士共掌刊辑经籍、撰集文章、承旨而求贤才等。见《新唐书·百官二·弘文馆、集贤殿书院》。宋代总阁、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等十一阁都有直学士,位在学士下,资高者备顾问,低者与论议,掌校对,权尚书、给谏、侍郎则带直学士。见《宋史·职官二》。

猜你喜欢

  • 右小宫伯下大夫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小宫伯下大夫”。

  • 东西织令

    官名合称,西汉置。汉成帝河平以前少府属官有东织令和西织令,掌织文绣。河平元年省东织,改西织为织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

  • 太医院提点

    官名,金朝置。正五品,掌诸医药,总判院事。其佐官有使、副使、判官等。见《金史·百官二》。官名。金置,秩正五品,为太医院的长官。

  • 计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计部次官,位郎中下。

  • 右客省使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客省官员,在左客省使下。官名。辽置,为客省的佐官,地位在都客省、客省使、左客省使之下。见“客省”。

  • 掌郁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郁人下士二人,掌管裸器,凡祭祀和接待宾客行裸礼,把捣煮好的郁金渗和在鬯酒里,装在彝里陈设在行礼的地方。北周因之置掌郁中士,正二命,掌郁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

  • 平头部

    官署名。北齐置,属司农寺典农署,设丞。职掌不详。隋省。

  • 主簿

    官名。汉朝中央及州郡官府均置,典领文书簿籍,经办事务。丞相或三公府称黄阁主簿,录省众事,职权甚重。三国魏末丞相府置,员四人。西晋初三公及位从公者加兵,始置主簿。东晋则诸公皆置,员二人。与祭酒、舍人主阁

  • 杂造织染局大使

    官名。元代于诸路总管府分设织染杂造二局,织染局置局使、副使各一人;杂造局置大使、副使各一人。明代并织染杂造为一局,隶于府、州。王圻《续文献通考》记其职掌为“典织造。凡钱币有常数,丝与练染之费,并给于府

  • 畿伯下大夫

    即“小畿伯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