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明朝武职土官,非泛指。设置于湖广、云南、贵州某些苗民区,以当地民族头人担任,世袭。
吏员名。宋置,属殿中省尚食局,员额三十人,掌供膳之事。
官署名。金朝统领军兵机构。设于诸京。海陵王天德二年 (1150) ,改为本路兵马都总管府。
官名。吐蕃最高总兵官,常兼宰相。
宋朝殿中省尚辇局属佐。详见“尚辇局”。
官名。明朝军制,甘肃地区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曰平羌将军。
官场用语。清朝为道台谒见督抚时的自称。
官名。战国置。掌冶铸的低级工官。《战国策·西周策》: “函冶氏为齐太公灵良剑。”姚宏注: “函、姓也。冶,官名也,因以为氏。知铸冶,晓铁理,能相剑。”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库伦理事官”。
官名。北宋置,为无品武阶官,位在三班借差下、大将上。徽宗政和(1111—1117)后,改名下班祇应。官名。宋朝设此官,为最低级的供奉武官,在三班借职之下。参看《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