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第二届国会

第二届国会

北洋政府时期违反《临时约法》的非法议会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二月十七日公布《修正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修正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修正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等。各省即据以选举参议员与众议员。同年八月十二日“国会”成立,临时参议院解散。这个国会自居为“第二届国会”,又叫“新国会”;因为它是段祺瑞御用政客团体安福俱乐部一手包办制造而成,也称之为“安福国会”。这个国会实际存在两年,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八月三十日结束。期间曾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又曾议决所谓《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给民国抹上了许多污点。

猜你喜欢

  • 内府库大使

    官名。明置,为内府库的掌库官员。见《明史·职官三》。

  • 海军副大臣

    官名。清末海军部副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军阶副都统,正二品,或协都统,从二品。佐海军大臣管理全国海军行政事宜。民国改称海军次长。清末置,为海军部的副长官。见“海军部”。

  • 牧监

    ①官署名。隋始置。有盐州牧监,隶陇右牧总监。唐朝沿置,又称监牧,隶太仆寺。分隋典牧署、牛羊署职能而设,依养马数目,以五千、三千、一千为率,分上、中、下三等。设监、副监以掌群牧孳课。明初亦置,又称群牧监

  • 吏科右给事中

    官名。参见“吏科左给事中”。

  • 三旌之位

    又作“三珪之位”。一说为三公爵位。一说为三卿爵位。《庄子·杂篇·让王》: “ (楚昭王)谓司马子綦曰: ‘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郭庆藩集释: “《疏》: 三旌,三公也。

  • 虎牙郎将

    官名。即武牙郎将,唐初避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讳而改。

  • 祀部

    官署名。高昌国掌政务诸部之一。

  • 承奉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 (586) 吏部置,为八郎之一,从八品上,为散官,番直出使监检。炀帝大业三年 (607) 废。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复置,为从八品上文散官。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三年(1080)

  • 知城

    官名。宋朝于边境险要处设置堡寨,以知城、知寨或寨主主管,掌训练士卒、完固防守以捍边境,兼收纳赋税、听断诉讼,小事许自理,大事则禀报上司裁决。金朝亦置,从七品。官名。宋代诸州于少数民族聚居之处常置城以为

  • 骑马厩丞

    官名,秦汉皆置,为骑马厩令之副,佐令掌养骑马。参看“骑马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