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管勾

管勾

官名。①宋朝始置为差遣名目之一,如管勾机宜文字、管勾往来国信所、管勾留司御史台事等。金、元置为首领官,各司多置。设于左、右司、各部,御史台,枢密院所属架阁库,各一至二员,正八品,掌收藏籍帐案牍等事。元朝并有蒙古架阁库。回回架阁库之别。又有设于各院、司、署,局及鹰房、河桥、盐场、廉访司、宣慰司等处者,自从七品至从九品不等,职掌衙门公务。明初沿元制。于中书省、御史台、户部等分置,自从七品至从八品不等,掌出纳文移、庋藏籍帐。洪武(1368—1398)中改定官制,渐废。②清“屯田管勾”简称,详“屯田管勾”。


官名。宋设此官。《宋史·职官四·三京留司御史台》:“管勾台事各一人,以朝官以上充。掌拜表行香,纠举违失。”金、元两朝,各职司多置管勾,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行中书省、廉访司、宣慰司,及河桥、盐场、鹰坊等都设此官。其官多掌出纳文移庋藏籍帐等。清代只孔庙有此官,掌祀田钱谷之出纳。见《金史·百官》、《元史·百官》。

猜你喜欢

  • 可薄真

    官名。北魏置,为掌管城门的守卫。《南齐书·魏虏传》: “守门人为可薄真。”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市司

    官名。北齐置。掌邺市。见《北齐书·宋游道传》。

  • 大都醴源仓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六品。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隶宣徽院,掌受香莎苏门等酒材糯米、乡贡麴药,以供宫廷及岁赐酿酒所用。置提举、大使、副使各一员。另设安丰怀远等处稻田提领所,秩从九品,掌种收稻

  • 侯国人任官限制

    汉代官员任用限制之一。《汉书·彭宣传》说:“诸侯国人,不得宿卫,将军不得典兵马处大位。”

  • 巡警

    ①宋朝巡检使之别称。以其有巡行警备之责,故名。② 明朝巡捕房执事人员之通称。③清末警察之俗称。警察职名。清末置,属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及各分厅各所,其地位次于巡长。

  • 同判太常寺事

    官名。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置,员二人,以待制以上充任,为太常寺次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另设太常少卿领其职。

  • 四川盐课提举司

    官署名。明朝初年置,掌四川食盐生产、税课、行销之政。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同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无定员,从七品,及各井盐课司、各盐仓大使、副使等职。

  • 除书

    朝廷除授官职的文书。朝廷决定某人任某职后,由吏部发出除书,并送达受任者。在吏部留有底案。

  • 温犊须

    匈奴王号名,位在骨都侯上,掌兵众,有部土。参看“温吾”条。

  • 门下省

    官署名。魏、晋、南朝初期为门下诸省的泛称。门下即黄门之下,其署设于宫禁中,其官得出入宫禁,为皇帝的亲近侍从官员。东汉有门下三寺,侍中、给事黄门侍郎等顾问侍从官员居侍中寺,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居东寺,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