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长信寺,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 (1288),掌大都、上都二铁局人匠及怯怜口人匠,以材木铁炭皮货等物供斡耳朵各帐房所需。置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后于长秋寺、承
元代辽东的乡军之一,不出戍其他地方。
官名。北魏置,属典客监。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中。后罢。
官名。清末学部之顾问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置。非实缺,无定员。分四等,一等视丞,二等视参议,均由学部奏派,三等视郎中、员外郎,四等视主事,均由学部委派。凡部有重要筹议之事,随时咨询。该官于教
① “师”、“旅”合称。分见“师”、“旅”。② 引申为军队。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武昌路复置监司,称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监治武昌、岳州、常德、兴国、靖州等路,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与天官、地官、春官、秋官、冬官府合称六府。以大司马卿为长官,设小司马上大夫、夏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掌军政,主持征伐敌国及四时治兵讲武,并掌官员迁调之权。统率
官署名,明朝工部营缮司所属五大厂之一。掌烧制琉璃砖瓦器物。
官名,汉置,为西北地区的田官。《居延汉简》:“丞富官斥候属守农令。”
官名。即太仆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