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营缺

营缺

清朝官缺之一种。指绿营兵武官的额定编制。在京巡捕营、各省督抚提镇统辖的水陆各营,及河标各营均是。其缺除少数为满洲缺外,大多数是由汉人充任的汉缺。但满洲、蒙古、汉军亦可用于汉缺。

猜你喜欢

  • 赐匾

    官员褒奖方式之一。清代有此制,见“加顶带”。

  • 议生

    官名。晋朝郡、县属吏中散吏之一,职掌谋议。北齐清都郡,邺、临漳、成安三县亦置。

  • 射夫

    周朝掌射箭的武臣。《诗经·小雅·车攻》:“决拾既饮,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 护圣左右军

    禁军名。后晋置,《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记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八月改奉德两军为护圣左右军,为禁军中的两军。

  • 金符

    见“牌符”。

  • 均官长丞

    官名。汉代太常所属有均官长及丞,《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引服虔说:“均官,主山陵上槀输入之官也。”少府所属也有均官长丞,《百官公卿表》对其职掌末有注释,可能也是掌收取山上出产之利。

  • 辨铜

    官名。辨铜,也写作“辩铜”,辩通辨。汉置此官,属水衡都尉,负责分辨铜的品种和好坏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 护銮书制学士

    官名。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翰林院置,当时庄宗初建号,故特立此名。

  • 承符直

    公人名。宋初置,见“散从官”。

  • 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司

    见“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